临床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效果的探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d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胃癌全胃切除术与术后并发症治疗经验的分析探讨。方法对实施胃癌全胃切除的45例患者合并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全胃切除术患者中有8例联合脏器切除术,10例为Orr食管空肠吻合术,13例为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为食管P环空肠代胃Roux-Y吻合术,上述所有病例都经腹入路。术后有1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5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吻合口瘘,4例倾倒综合征。结论对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适应证的合理掌握,适宜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规范清扫淋巴结,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08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71-02
  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胃癌的定性诊断与其他肿瘤一样容易。为使胃癌疗效提高,早期发现、诊断并治疗,对于加强规范治疗及合理的综合治疗等都非常重要。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人们治疗理念也随之改变,全胃切除术比例不断升高。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有45例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手术,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有45例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手术,其中男患者33例,女患者12例;在年龄上,有10例患者不足50岁,29例患者在50-60岁之间,6例患者超过60岁,平均年龄为56.9岁。病变部位的分布情况是:9例患者在U区(上部),14例患者在M区(中部),8例患者在UM区(中上部),8例患者在ML区(中下部),3例患者在UML区(全胃),2例患者为残胃癌,1例患者为胃癌术后复发。术后病理:45例患者中有37例腺癌,其中25例患者为低分化腺癌,8例患者为黏液腺癌,4例患者为乳头状腺癌;5例患者为印戒细胞癌,1例患者为鳞癌,2例患者为未分化癌。胃癌标本中有4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占93.33%,检出淋巴结个数都在15个以上。这些病例都是进展期胃癌:23例为Ⅱ期,19例为Ⅲ期,3例为Ⅳ期。
  1.2方法45例胃癌患者都是采取经腹切口,上至剑突并将其切除,下至脐4厘米左右,采用悬吊拉钩,将术野充分暴露。有33例患者采取单纯切除全胃,4例患者采取切除残胃,5例患者联合脾脏切除,2例患者切除横结肠,1例患者左肝外叶。手术切除范围:传统的博尔曼Ⅰ、Ⅱ型胃位于上部、中上部、全胃区域的病例食管切缘与癌缘具有3-4厘米的距离,博尔曼Ⅲ,Ⅳ,Ⅴ型胃上部癌食管切缘与癌缘具有5-6厘米距离,中下部及全胃区域的胃癌下切缘在幽门环下4厘米左右。
  2结果
  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7例患者产生胸腔积液,1例患者产生吻合口瘘,6例患者产生反流性食管炎,4例患者产生倾倒综合征。经积极治疗都已痊愈,没有出现围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14.9天。对上述病例患者进行1-5年随访,手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有40例)、62.22%(有28例)及33.33%(有15例),14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
  3討论
  3.1切除全胃手术路径手术病例中没有涉及腹段食管,选取经腹正中切口,没有实施开胸手术。
  3.2全胃切除适应证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需切除全胃的胃癌患者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胃壁内广泛浸润的早期胃癌;二是肿瘤部分或淋巴结转移患者;三是仅在一个区域内出现癌肿但其他区域出现诸如重度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四是在胃的远近两端或侵及整个胃小弯中分别出现多灶、主癌及副癌灶。
  3.3淋巴结清扫及联合脏器切除根治手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可使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提高。施行联合切除浸润脏器,以肉眼可见肿瘤组织完整切除,得到根治为目的,手术切除可使患者治愈,即使根治度C的病例也希望生存率提高,而且还能够对远隔及局部的微小转移灶进行彻底根除,辅助化疗或免疫治疗可在术中、术后进行,对于胃癌患者,若周围脏器受到癌肿侵犯,只要可以切除整块,就不要放弃手术机会,可联合切除脏器。为使脾门淋巴结清除彻底就要联合切除脾脏,胃上部癌通常实施切除全胃及脾门淋巴结清除的脾联合切除术。
  3.4消化道重建切除全胃后重建消化道具有很多方法,但还没有被公认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切除全胃可导致完全丧失储存食物功能,进而引起摄食量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问题,因缺失消化系统激素、胃蛋白酶、内因子等功能,采用外科手段不能代偿。所以,至少要具备以下条件才可以实施代胃术,一是可接近正常人储存容量及食物混合作用;二是经正常生理通道顺利排空,使消化吸收食物增加;三是手术便捷、创伤小,较少出现并发症,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四是食管与穹隆部可实现成角样功能;五是未来具有较好疗效。
  3.5并发症及防治在切除全胃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就是与重建消化道相关的并发症,切除全胃的病例,要对适应证严格选择,手术操作规范,术后5年患者的存活率可得到明显提高。重建消化道方式选择合理,是术后并发症减少的关键,只有对患者围术期的监测处理不断加强,才能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韩少良,张启瑜.胃十二指肠疾病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Nakane Y,Okumura S,Akehira K,et al.Jejunal pouch reconstruction after total gastectomy for canc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n Surg,2008.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颅脑外伤后预防癫痫的临床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颅脑外伤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儿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实验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苯妥英钠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5例(12.5%)及对照组19例(47.5%)有早期癫痫发作(伤后一周内);晚期癫痈发作实验组组5例(12.5%),对照组21例(52.5%)。两组间统计学差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手术后为患者进行X射线拍片检查,了解患者创口复合状况,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骨折的愈合效果。结果手术后6至24个月医院进行追踪观察,100例患者骨折治疗全部愈合,均在3至11个月愈合完毕。结论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了明显提高,
【摘要】目的评估可吸收医用膜应用在预防妇科术后产生盆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的149例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将可吸收医用膜放置在术中需要预防粘连的部位,对照组不需要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对比研究术后两组病例的盆腔B超、妇科及宫内宫外妊娠率等情况。结果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后,术后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組产生盆腔积液的几率低(P<0.05),妇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吉西他滨配合顺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紫衫类化疗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选取5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为对蒽环类和紫衫类药物有耐药性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至采用蒽环类和紫衫类传统药物联合顺铂进行化疗的对照组和采用吉西他滨配合顺铂进行化疗的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与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25名患者接受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肿瘤间质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蛋白水平(SIL-2R)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单采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对42例反复输血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单采血小板输注。共输注193例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各病例血小板计数均小于20×109/L,输注后24h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校正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输注效果。结果193例中有144例输注单采血小板明显有效,占74.6%。输注次数对输注有效率有显著影响,输注
【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年的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了简单概述,分析了现状,提出了网络环境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18-03  随着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