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乐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皇家娱乐、休闲生活是其经常描绘的题材之一。在中国古代, “行乐图”一类的绘画出现较早。根据唐代《贞观公私画史》,中国最早的书画著录——《梁太清目》就记载了南齐刘填所画的《少年行乐图》。至迟在唐代,就有了以描绘帝王娱乐生活为主题的“行乐图”。此后,表现皇帝闲暇生活的“行乐图”逐渐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绘画题材。
  根据清史和档案记载,雍正喜令画家为其画像。在《胤稹十二月行乐图·十月画像》轴中,就有一个画师给雍正绘肖像的场面。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帝王行乐图中,雍正的行乐图不仅数量众多,特点亦十分鲜明。
  画中主要人物着装奇特,服饰类别丰富是雍正行乐图的重要特点。在行乐图中,雍正皇帝大多着汉服,扮为村夫、文士、官吏等。不仅如此,雍正还有穿蒙族、藏族和西洋文艺复兴后期、新古典时期服装的行乐图。这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在一套可称之为“雍正扮装行乐图”的十三开册页中,每开描绘的人物分别是:提笔作诗的文士、岸边小憩的渔夫、身披袈裟的和尚、刺虎的西洋人等。这些看起来几位风马牛不相及的角色,但是把他们放到一块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长相一律是长圆脸、高鼻梁、八字胡、小眼睛,他们都是同一个人——雍正皇帝。
  从行乐图的背景来看,雍正时期的行乐图大致可以分为:日常闲居类、深山幽居类、诗意氛围类等几种,而具体到一幅画又常常是几种类型结合在一起,难以有很明确的界限。
  从传世的雍正行乐图来看,宁静、恬淡是其营造出的主要氛围。在自然山水或园林景致的衬托下,雍正徘徊l其间,很少有前呼后拥的场面。这是雍正行乐图最鲜明的特征,不仅与他的诗中“长伴予游鹤与松,何烦扈跸得从容”(《湖际闻野寺钟声》,《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八)相吻合,还与乾隆行乐图形成强烈的反差。
  在具有诗意氛围的行乐图中,雍正清流濯足、看云观山、观花听鹂、沿湖漫步、水畔闲坐、岸边独酌、临窗赏荷、停舟待月、乘槎升仙、园中折桂、采菊东篱、披风松下、松涧鼓琴、书斋写经、围炉观书、寒江垂钓。雍正沉湎其间,物我两忘,此番意境岂容人打扰,故无人扈从。深山幽居类是以山水房舍为主的行乐图,人物只是其中的点缀,同样传递出闲适安宁的氛围,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雍正或庭中闲坐,或园中漫步,或独坐书斋,或月下泛舟,或高阁观山,或临流观水,或林中清话,或游春赏花。身旁虽有僮仆相随,友人相伴,但决非帝王的排场,使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各种隐居图。即使在日常闲居一类的行乐图中,如《十二月行乐图》轴中,雍正亦在多幅中离群独处,若有所思,显示出其卓然独立之气质。如一月,众人成群结队,观灯、猜谜、看戏,雍正独立门旁,静观稚子燃放焰火;二月,众人室内观书、清话,雍正漫步庭中,俯视游鱼;三月,众人曲水流觞,雍正室内抚琴等。总之,雍正虽以普通人的形象出现在宏大的场景中,却在众人娱乐的氛围中凸显出精神上的孤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雍正的行乐图与其所选编的诗文集——《悦心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行乐图中的一些画面若采用《悦心集》中的诗句来题跋非常适宜,也可谓是《悦心集》部分内容的图像化。如《胤稹行乐图像册·江边垂钓》中的雍正一身渔翁装束,头戴斗笠,背插一把破旧的芭蕉扇,临池而坐,双目微闭,全然不顾钓竿的沉浮,沉湎于优哉游哉的意境中。可以题“意钓忘鱼,乐此竿线,优哉游哉。”(苏轼:《江郊》,《悦心集》卷二),《胤稹行乐图像册·临窗赏荷》题“梅雨霁,暑风和,高柳咽蝉多。小园台榭绕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喜迁莺》,《悦心集》卷二),《松涧弹琴图》册页题“鼓琴偏宜于松风涧响之间,三者皆自然之声,正合类聚”(屠隆:《考槃余事》,《悦心集》卷三),《胤稹行乐图像册·清流濯足》题:“坐弄流泉,漱齿濯足。” (罗大经: 《山居述事》,《悦心集》卷二)。
  雍正的行乐图大多在当时没有装裱,可能很少张挂出来,具有显著的私秘性,表现了这位皇帝的审美情趣,折射出他的宗教信仰、理想追求、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等。
  雍正帝是清朝诸帝中崇奉道教最为突出的一个。做皇子时,他就对道家药石产生了兴趣,作《烧丹》诗: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自觉仙胎热,天符降紫鸾。”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七)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炼丹有相当的兴趣和研究。据清官档案记载,雍正帝参与道教活动比较频繁。他在太和殿、乾清官等主要宫殿安放道神符板;在寝宫养心殿设斗坛,在苏州定做道家法衣等,还接连向河东总督田文镜,浙江总督李卫等近臣发出秘密朱谕,要求向他推荐良医术士。有神仙之称的贾士芳,被封为妙应真人的娄近垣等道士遂应召入宫,他们曾在圆明园建炉炼丹,以异方丹药深得皇帝恩宠。雍正本人也多次服用丹药,有不少学者根据档案史料推测,雍正暴卒与服用丹药有直接关系。
  北京故宫现藏有多幅表现雍正帝扮成道士或与道士交往的绘画作品, 《胤稹道装双圆一气图像》轴乃其中之一。此图表现雍正帝身着道装与道士炼丹的场面。雍正帝命宫廷御用画家将自己绘成超脱世俗的道士形象,表现了皇帝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可能也隐含了他延年益寿的愿望。
  而《胤稹行乐图像册·喇嘛装》是清人佚名所绘雍正帝身着喇嘛活佛衣帽的形象,反映雍正帝尚佛的一面。雍正帝一生好谈佛法,自比“释主”,佛学修养颇为深厚。《啸亭杂录》云“(雍正)善禅机。宪皇旧邸与柏林寺相近,故上同迦陵上人朝夕谈禅,颇通释理。临莅后,尝告近臣日: ‘朕欲治世法十载,然后开明释法’,故于十一年稍讲禅理。所著《悦心集》及谕诸寺院等谕,皆直达上乘,非浮泛之士所可解者”(昭梿:《啸亭杂录》卷一)。雍正从小熟读佛教经典,在王府内举行法会修练禅定和藏传佛教密法,曾经得到过禅定大师迦陵性音、弘素和二世章嘉的指点,自言亲证到很深的境界。即位以后还在宫中组织法会,与亲信大臣和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一起修习禅宗。他与二世章嘉关系最为密切,又得到他的指点,有师徒之情。二世章嘉圆寂后,雍正帝又将转世灵童接到北京加以培养,让他跟皇子弘历一同学经。此图即是雍正帝着喇嘛佛装坐于山洞中,颇能反映雍正帝对藏传佛教的感情。
  在雍正皇帝的多重性情中,宁静、恬澹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其本来面目之一。因此,雍正在宫廷生活中则多闲情逸致,不喜扈跸而独行独乐,沉湎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雍正在《悦心集》中收录了多篇与山居、园居有关的文 赋,如仲长统的《乐志论》、白居易的《池上篇》,僧明本的《幽居自适》等。雍正在《山居自怡》诗中写道:“生平耽静僻,每爱住深山。百卉从荣谢,双丸任往还。朝廷容懒慢,天地许清闲。睡起三竿日,仙踪似可攀。”(《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二十四)他非常喜爱园居。在传世的大量雍正行乐图中,最为常见就是山居题材,其几套行乐图册页大多即为幽居、山居。而其休闲生活一类的行乐图的背景一般都是圆明园。如《胤稹十二月行乐图像》轴、多幅《胤稹行乐图像》轴,也包括其年轻时制作的《朗吟阁图像》轴。朗吟阁在圆明园内,胤稹在做皇子时经常在此居住。胤稹所作《秋日登朗吟阁寓目诗》云:“缥缈遥峰带夕曛,晴光历历望中分。桥移虹影当溪卧,风度蝉声隔岸闻。数片晚霞三径菊,一潭秋水半床云。高亭避暑才吟罢,又听金飙送雁群”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勾画出亭阁周围富具诗情的景象。《胤稹朗吟阁图像》轴描绘胤稹在朗吟阁内端坐的肖像,周边是鹿、鹤、嘉木,环境静谧优雅。从画中人物年龄看,胤稹此时应是皇子。全图画风细致工整,色彩明丽,富有装饰性。画作很可能描绘了胤稹在这个时期生活的一个场面。此幅也是目前存世为数不多的雍正皇子时期的画像。《胤稹行乐图像》轴也是一幅表现胤稹在圆明园闲居生活的画。绘深山幽谷,林木掩映,溪流环绕,胤稹着便装坐书阁内,若有所思。全幅构图繁密,画法谨细,设色绚丽,意境幽静淡远。
  在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上,雍正皇帝与古代文人同样有相通之处。如欧阳修以为“明窗净几,笔墨纸砚皆极精良,自是人生一乐。” (欧阳修:《学书为乐》,《悦心集》卷二)。雍正特别讲究文房用具精良的乐趣,无论是对砚台、墨罐还是水丞、笔架的造型、颜色、纹饰乃至配座都有着非常具体入微的旨意,制造的工艺品亦有文雅精细的特点。雍正从不在古代文物一上题咏,也绝少在本朝所制的器物上题咏,在文玩鉴藏上,具有文人典型的含蓄而不喜张扬的个性。
  古人云:“写字当写经书,不惟学字又得经书不忘”。《胤稹行乐图像册·书斋写经》描绘的就是雍正着文士服饰,展纸执笔写经的场景,门窗案几刻画工细严整,人物面部采用“墨骨法”,而略加渲染,毫发毕现,栩栩如生。室内设书案,两旁分列小松盆景和装饰宝镜,墙上悬挂山水巨幅,门外兰花吐香,清幽淡雅,正是明末清初文人书房的设置。在雍正所编选的《悦心集》卷三中,有赵孟淆的诗作《即事》: “古墨新研满几香,研池新浴粲生光,北窗时有凉风至,闲写黄庭一两章”。而此情此景,正与诗意相合。此图抒发了雍正理想的生活情调。
  在《胤稹行乐图像册·围炉观书》中,雍正穿着汉族文人服饰,手捧书册,专心读书,脚下是热气腾腾的火炉。画幅引人注目的是左侧的多宝柜,内置文人雅士喜好的古鼎彝器、珍本书籍和字画手卷,于此可见主人公高雅之情趣,画面右侧的茶具、食盒则暗示了其此时安适松闲的生活状态,桶门外迎寒绽放的梅花,不仅寓示了主人不凡的品味,亦反衬出小暧阁内的温暖舒适。全图工整精细,色彩明丽,立意十分别致,可用《悦心集》卷二罗大经之《山居述事》题之,“雪满中庭,月满中庭,一炉松火暖腾腾,看罢医书,又看丹经。”从本幅亦可以看出,雍正对雅士闲居生活之向往和审美情趣之清丽典雅。
  雍正皇帝大力倡导改革,喜爱西洋舶来品——眼镜等奇巧玩意。从雍正的行乐图中亦可透析出其内心追求新奇之一面。《胤稹行乐图像册·刺虎》画胤稹在悬崖山洞旁,举叉刺虎。狩猎刺虎是清初满族皇帝的常见之举,清中期的乾隆皇帝亦有刺虎图。画作奇特的是雍正的穿着,雍正戴西洋假法,着西洋装,俨然欧洲人的装束。本幅的人物画法明显具有肖像画的特点,面部五官刻画生动逼真,和本院藏另一幅半身肖像画如出一手,十分近似。据学者的研究,本幅绘画的表现方式,是受到了欧洲当时流行的“扮装舞会画像”的影响。无论画法如何,本幅的制作揭示了雍正内心标新立异的一面。
  此外,雍正时期的行乐图,反映了当时肖像画和人物画、山水画融为一体的趋势。从这些行乐图中可以看出宫廷山水,人物、肖像画的水平。此外,因为不少行乐图背景画法工细而写实,这些行乐图会有助于增强对清代的居室陈设、社会风俗的了解。例如,根据学者的研究,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描绘的正是清代京城皇室根据时令风俗,如元宵节观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童子研药捣药、六月六日天贶节晒书等活动。
  总之,这些行乐图为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雍正的个性、信仰、理想、审美、情趣和宫廷绘画,乃至了解当时的风俗等等,皆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雍正这些情趣盎然的行乐图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满族人关以来,为防止本民族被汉族快速同化,清政府多次明令禁止满人穿汉装。而行乐图中的雍正皇帝多穿着汉装。雍正行乐图中的一些人物像究竟是扮装还是想象?这些行乐图描绘的场景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理想的,哪些是两者兼而有之的,行乐图究竟有什么功用和深层的内涵等成为研究者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些难解之迷,又为行乐图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学者来研究、探索其中的奥妙和蕴意。
其他文献
历代名瓷拍卖长期受制于存量,因此,尽管在民间有着广泛基础,行情走势仍然难以与中国书画相抗衡。  征集难,征集精品更难!这是各大拍卖公司瓷器主管常挂在嘴边的话。即便是中国嘉德、北京翰海这样的名牌公司,瓷器一项均不如中国书画专场量大,操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是近年,在各大公司的每季总成交额中,瓷器专场的成交额与中国书画相比更呈每况愈下之势。如中国嘉德今年春拍,成交额5.14亿元中,中国书画3.47亿元,
期刊
雍正皇帝统治清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三年,却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清代“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皇帝。他聪明好学,具有综理政务的才智;性格刚毅,但又性情急躁,残忍无情;有政治抱负,敢于革除百年积弊,如改革赋役、整顿吏治、实行摊丁入亩和设立军机处等等,是促进清朝发展的政治家,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进者。  雍正从政,日日勤慎,戒备怠惰,坚持不懈,以朝乾夕惕自励自诩。经常是白天同臣僚议决和实
期刊
说起收藏与博物馆的话题,需要回顾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些情况。不妨引用五年前我在《正视民间收藏》一文中的一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首任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王冶秋两先生倡议并进而要求参与文博工作的同志从此放弃个人收藏,从而更好地‘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工作。这些早期参与文博工作核心的人几乎都是收藏家,他们经过了一定不无痛苦的思考抉择,果然一一提高觉悟,放弃个人收藏,为了崇高的无产阶
期刊
杂项工艺品所涉门类繁多,赏玩性质较强,看似普通的雕刻小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收藏者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这类文玩工艺品的行情逐年上扬。  今年1月至4月纽约、香港、北京三地拍卖的杂项工艺品,行情较去年春拍更好,颇有转折迹象。特别是已初显头角的文人文玩,在几场重要私人收藏专拍的推动下,更见实效。纽约普孟斐的文房清供专拍,香港苏富比的水松石山房专拍,以及松竹堂珍藏专拍,成为了今年杂项收藏方面的新
期刊
我们注意到,每当论及清代前期书法的方方面面时,围绕顺治、康熙、乾隆三帝的话题总是很多,诸如对当时书法美学趋向的影响、有关书法的诗文议论、书艺修养等等,内容相当丰富,却绝少提及雍正皇帝。最典型的是马宗霍先生的一段议论:  清初诸帝莫不工为汉字。世祖尝习黄庭与遗教经,万几之暇,时以奎藻颁赐部院大臣。圣祖则酷爱董其昌书……风会所趋,香光几定于一尊矣。高宗宸翰尤精……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
期刊
1994年3月27日中国嘉德举办首届拍卖会时,即将中国油画设为一个独立的专场,奠基了油画的市场地位。专拍推出51件拍品,成交36件,选人的作品包括老一辈名家和中青年画家,如吕斯百、吴作人、艾中信、朱乃正等,更多则倾向于中青年一代,如罗中立、尚扬、艾轩、冷军、丁方、张晓刚等人的作品。  近年,中国油画与当代艺术拍场上风云莫测,在中西方文化掮客、投机者、收藏家以及经纪人明目张胆的炒作下,庄家做庄,炒家
期刊
中国的古代文化,其实就是士大夫的文化。这个独特的阶层,是封建社会的精英,是文化的创造者、推动者和传承者。在千百年来的沉淀中,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格调与精神典范,在纷乱而易于沉溺的现实中向往道德与人格的升华,似乎是历来的文人们最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艺术,恰好是这两个矛盾中间最好的寄托与过渡的方式。  一手好字、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这是古代文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为了功名和
期刊
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2-18日隆重登场(邮品钱币铜镜展拍自2010年5月6日起),涵盖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现当代陶瓷及雕刻艺术、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钱币铜镜、珠宝翡翠等门类的共23个专场,超过6700余件(其中邮品钱币部分3600余件)拍品将在北京揭开面纱与海内外藏家见面,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中国书画    古代书画部分,数量空前,荟萃了500
期刊
邓丽君的名字,在今天年轻人的眼中,是一个时代的歌后,但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在华语流行音乐的百年历史中,她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人像她那样,这么成功,这么受人喜爱,也从来没有人能像她那样演唱那么多的歌曲,传布得那样广泛。喜爱她的人可以找出万千理由,成为她的拥趸,即便是不喜欢她的人,恐怕也找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反对,因为她有“十亿个掌声”。随着她42岁年轻的生命飘逝了14年之际,这个曾代表着一
期刊
雍正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他是一个勇于改革、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的封建君主。雍正皇帝的宝玺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志趣与情感。故宫博物院现存雍正皇帝玺印160余方,包括名号印、斋堂印、记事及成语印。雍正皇帝这批宝玺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研究雍正皇帝及当时的篆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珍贵资料。    玺印概况    雍正宝玺分为两个时期:一、雍正被封和硕雍亲王爵号,受赐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