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画画、写写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一、二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阅历少,见识的事物也少,再加上刚接触写话,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写。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话任务,不是随便写上几句应付了事,就是回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交上来的写话总是成人化作品,缺失了原有的童真童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培养学生的写话素养,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呢?这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想
  新课标要求“能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坚持想象思维训练,是写话内容充实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象在写话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写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呢?笔者在课间发现学生们无论成绩好坏、有无绘画技巧都爱画画,图画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直观形象之一。基于这一特点,笔者设想,在写话教学中引入绘画,同时给学生一个喜欢的话题,渗透想象思维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他们说说、画画、写写,一定更容易打开他们思维的大门。这不仅能消除学生怕写话的心理,还能给写话增加趣味性,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想象的大门一旦打开,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的、生活的意象,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以下笔者就如何有效地开展低年级想象写话教学,结合自身近几年低年级教学的所感所悟,借一个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课例来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想法。
  三、教学流程和效果评估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伞,并适时出示人们用伞的情境图,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伞对人们的作用,引起他们对伞的兴趣。接着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伞。等学生画完后,选择其中几幅作品进行评价以示鼓励。
  2.效果评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写话教学课导入话题时采用课件和绘画,通过各种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回忆,激发了学生对话题伞的兴趣。
  (二)启发思考,说说画画
  [环节一]集思广益,畅举不足
  1.教学内容
  此环节,笔者通过视频出示伞在各种情境中出现的不方便现象,让学生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加以观察方法的引导,如注意伞的形状、材料、功能等,最后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话练习,把伞的缺点一一列举出来。
  2.缺点列举
  打开来时太小,不能一下子让多人使用,书包会被淋湿;太长,会被风吹坏,会挡住视线;雨斜着下的时候,伞只能遮住上身,不能遮下身或者伞遮着身体的一侧,身体的另一侧就会被淋湿;收雨伞时不方便;伞上的尖头会弄伤人;外观不好看;上车收伞时,雨水会滴落到别人或自己脚上;夏天撑伞遮阳不够凉快;伞架有时候会夹到头发,等等。
  3.效果评估
  这一环节笔者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说话的机会。如果教师用具体的情境去唤醒学生的记忆,拨动学生倾诉的心弦,就能让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民主的讨论氛围,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笔者在进行缺点列举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研究问题的习惯,用活动的方式激励学生大胆说出伞的不足之处,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而这些缺点又发散了他们的思维,给他们的设计指明了方向。
  [环节二]大胆创意,说说画画
  1.教学内容
  学生(四人一组)针对伞存在的缺点进行交流、沟通和合作,设计改进方案,可以采用先独立思考,后合作讨论的顺序。可以是先画画后再对自己设计的伞进行小组内解说,也可以是先说自己设计的思路再画出设计图,画不出来的部分可以用文字表示,小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然后小组内讨论并整合构思,共同完成一个最出色的设计方案,选择一位绘画师把设计图画出来,并准备好设计图的解说,派代表上台展示成果。
  2.创意分享
  以下是学生创作出来的伞的各种特别之处:透明伞;两边垂下来可以盖住腿;帽子伞;充气伞,按下一个按钮会使伞自动浮起来,不会觉得撑着累了;伞面可以自画图案进行DIY;伞布可以带来清凉的风;在伞柄上装电筒;手把可以散发暖气;可以听音乐;可以装有通话设置,等等。
  3.效果评估
  学生在宽松、自由、竞争的活动氛围里,愉快地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在活动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大胆地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小组竞争更是激发了小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他们不满足已经想到的,并不断扩张想法,丰富了想象力。“设计图”不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增加了趣味性,而且画也为说打下了基础。因为画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画和说都是表达客观事物的,只不过表现方法不同。各种形式的说,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还为最终的写作好了铺垫。说,也就是为写做了准备,等真正要写到纸上了,学生也就会觉得容易多了。
  (三)图文并茂,画画写写
  1.教学内容
  经过多次讨论、反复思考,并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创意,学生们心中想法无限,创意无限,由原本的几点想法发展到更多想法,并迫不及待地完善先前的“设计图”。有的拿起画笔在自己的图纸上认真地修改,有的在图旁边逐条列出了伞的功能。学生们都在为能创造出各自心中的伞努力着。在成文部分,笔者指导学生们给各自设计的伞起个好听的名字,并写一段解说词,提醒学生一定要把伞的样子和所选取的与众不同的优点写清楚。最后再加上开头和结尾句,这篇写话也就顺利完成了。
  2.效果评估
  这是学生自我完善创作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画画说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学生在倾听中丰富了想象力,充实了写话内容。学生最后经过独立思考,自己画自己写,争取设计得与众不同,写得全面具体。班上原本想象力不够丰富,写话不够流畅的学生们,经过本次写话指导,也有了很大进步。因为他们经历了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加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收获,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动进行修改完善,就会有一定的进步。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对“说说、画画、写写”写话教学方式的尝试,笔者发现小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独特。他们往往不受客观事物的制约,奇思妙想常常涌现。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学生喜欢、感兴趣的话题,如未来的房子、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学校……只要是学生有话可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都可以,以此来解决学生“愿意写”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把画画与说话、写话有机结合,从画画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画画对于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画好后说说、写写画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吾手写吾心”。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实写话内容,我们还向学生渗透想象力思维训练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
  写话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教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探索、钻研新方法,终会让学生爱写话、乐写话,从而培养学生的写话素养,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其他文献
“无论自觉与否,每个教师总是在一定观念的指导下从事教学活动的……搞好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就是应当促使广大教师对于自己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学)观等作出自觉的反思,从而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由不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的重要转变,也能由各种落后的、片面的观念逐步向先进的、辩证的观念转变。”(郑毓信)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建立数学学习的相关理念,让学生在正确理念的引领下学习数学,我们自创了“自觉理念”的概念,并开展了
结合我的理解来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然而近年来,在考试指挥棒以及应试教育背景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家长热衷于让学生从小学习英语、奥数等,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却并没有那么重视。其实,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从小具备语文素养,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小学生的写话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全是赞颂名人可贵精神品质的,另外三篇分别是《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与其他三篇课文以及以前学习过的众多写人记事类课文有显著不同,它篇幅短小,就短短四个自然段,描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一生。其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表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的是第三自然段,作者也只写了几句话,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主体学习行为,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力图打破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平静沉闷
语文课程像其他学科课程知识点鲜明,目标明确。语文课程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并没有完整的体系,是散落在课文中的,需要教师精心研读、挖掘、整合才能体现。尝试“读写互动”的课堂教学几年来,一直在高年级转悠。时隔多年重新回来教三年级,就有一个想法,能否在“读写互动”的思路下,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整合教材,抽取教材中“读写互动”的点,串成线,循序渐进,对学生某个方面的言语智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呢?所谓言语
【摘要】课堂上学生出错是真实思维的反映,教师采用不同的態度对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要以宽容的情怀去对待,可以在顺应错误中找出错的原因;在纠正错误时通透本质;利用错误还能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关键词】课堂教学 纠错 错误资源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发展与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采用不同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在常态的听课中常会发现以下情况:  案例一:  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鞋匠的儿子》,你们知道指谁吗?  ……  师:他父亲是
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手段。因此,数学活动要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基本准则,让学生在长期的活动中积累经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数学直觉,纠正不良习惯,在活动中提升自己,强化能力。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知识的感悟和积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重视直接经验获得,形成替代性经验  根据
FeliOe Oliveira BoDtista來到Kenzo的第一个大动作,并不是大张旗鼓地带来新的系列,而是默默改变了品牌loqo的字体,并将原本融入其中的“Paris”一词拿掉。70年代,创始人Kenzo Takada(高田贤三)是第一个在巴黎声名鹊起的亚洲设计师,自此,Kenzo便成为融贯东西的多元文化代表。而Baptista的这一举动,在向Takada致敬的同时,也宣告着品牌将开启更加自
【摘要】班级读书会是提高小学生单元主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要利用好班级读书会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班级读书会的组织与实施策略,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技巧的指导,才能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主题阅读 指导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具备独立阅读能力,能够初步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具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