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误区及应对方法之我见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3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迅速掌握英语应该努力设法变“四无”为“四到”,即音到、意到、速到、情到,精力侧重在言语的训练上,使英语学习尽量接近于交际的实践。
  【关键词】误区;心理学;英语学习
  【作者簡介】潘雯雯,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
  全球化背景下,多掌握一门外语的确宛如多长双眼睛,多生了一副耳朵。在产业升级和竞争激烈的今天,学好英语意义更为重大。
  要迅速学会英语,当前需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和学习方法问题,以扫清学好英语的阻力和障碍。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学英语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急不得。主张“细水长流”。既然是脑力劳动,当然学习的方法也就以“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和语法规则为主,可是现实的情况往往说明“细水不能长流”,水分蒸发比流的还快,积聚不起足够的英语水平。
  英语学习并不仅仅是一种要付出艰辛的脑力劳动,从某种方面说它更接近于体力劳动,它是人体言语器官在运用实际工具掌握言语技能的一种“运动”,所以只有足够的定期定时的言语活动训练量,才能获得最佳的英语识记效果。对广大学生来说,掌握英语,除了要理解英语课本的相关知识,理解识记大量的词汇,还需要“大水急流”式地训练嘴巴的活动和耳朵的听力,即听、说训练。那么学习英语要练什么?怎样练呢?
  一般人学英语目的是阅读英语书刊和资料,于是不少人误认为英文即英语,因而在英语的文字符号上猛下功夫。学习中用眼看得多,用嘴念得少;用手写得多,用耳听得少;学语法花的时间多,背诵语句使的劲少。有时虽然也做了不少练习,但基本上是属于脑力劳动系统内的练习,这些为理解和记忆语言知识本身而设计的练习对掌握语法规则、记忆大量单词是有用的,但更主要的还是要会运用。
  学英语把主要精力用在书面形式上,这是通病。以为用眼睛看就能学会英语,殊不知,英语也是语言的一种。它是以音波的形式将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作为一种信息来进行传递,联络交际的各方,人们思维的内容寄寓在连续的音波上,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来接受处理的。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得知,人们在阅读文章资料时也必须先将文字形态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息之后,大脑才能理解,因为大脑言语区只接受语音信息的处理。任何文字脱离了语音都是无法理解的。人们记忆大量知识并把它长期存储在大脑中主要也是靠的有声语言,而不是直觉形象。因此要想尽快地掌握英语必须在语音上狠下功夫,要在口腔活动的训练上多花些时间,尽量能放声读出英语单词和句子,力求把语音发得正确些,语速要快些。
  英语中的听说能力是人的一种言语综合技能。凡技能都有两项十分重要的指标:质量和速度。 有些人常埋怨自己记忆力差,记不住英语单词,其实真正记不住单词的原因,多半是学英语不重视发音、不重视语速,这就造成英语学习中的无音无速状态。它是严重阻碍成绩提高的因素。教学反思后,教师能在发音的正确性、一致性上上给以教学上的各种训练,然而对音的量度变化却不够重视,尤为忽视语速。例如,一个单词,只要发音正确,慢慢地读,快快地读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一句话在10秒或15秒钟内正确说出或翻译出来,都可以打满分。这是外语教学中对能力培养的失误,正是由于语速达不到所学外语的要求,致使大部分学习者就此止步,学习难以前进,半途而废。
  事实上,语速表现在音、意的结合速度上。人们熟练地运用语言交际时,通常是听读完完就能明白意思,音和意在人脑中的结合基本上是同步的。正常的言语交际音意是时刻结合在一起,彼此相融的,如果出现短暂分割的状况,那么这组音就会转化为种普通的自然声音或称为非语音,也就否定了语言本身,阻碍了正常的交际和必要的理解。在当前英语学习上,这种音、意分离否定语言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学习者不论在读一个单词或念一个英语名字,经常是读上两三遍而大脑中不出现它的意思,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中的无意状态,这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劳动,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每一句作用于人脑的话语都会使大脑同时产生相应的意义信息和情感信息。这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表意功能和表情功能)在人脑中的反映。理论上,学习英语既要听其音、明其意,更要动于情,现实中人们在学习英语时对所学的英语内容几乎清一色的“麻木不仁”,更别提产生相应的情感,该乐的笑不起来,该哭地掉不下眼泪,这是英语学习的“无情状态”,很显然会出现心不在焉的低效或无效的学习后果。
  英语学习中的这种无音、无速、无意、无情的“四无状态”,导致所学的英语单词、句子或课文常常处于非言语状态,客观上否定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存在,这对迅速掌握英语是极端不利的。
  现在有些学生热衷于所谓的“哑巴英语”,以为这是一条捷径,结果花了很长时间,最后成了“哑巴”却没学会英语。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学生,他们虽不会说,也念不好,但能阅读英语专业文章,学会了一套中英文符号兑换的本领,但是这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往往要依靠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依靠一定的言语猜测能力,而且阅读的速度一般都很慢,准确性也较差,进一步提高很困难,更何况学会这种符号兑换本领也绝非一件易事。
  要想迅速掌握英语应该努力设法变“四无”为“四到”,即音到、意到、速到、情到。使英语学习尽量接近于交际的实践,能上口说几句,或者熟练地读出几百句,虽然不要求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但至少能“见文生音出意动情”。

参考文献:


  [1]李宏凤.基于反思性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学生英语,2016(12):28.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老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升级,对此,教师可以合理地借助思维导图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老师更需要做好阅读教学,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思维导图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英语老师就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全方位培养,以此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读后续写深受高中英语教师的喜爱,这一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还要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补充续写。在阅读和续写练习的结合教学下,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自身运用英语进
西昌作为四川省凉山州的首府,其名字更多的是和卫星发射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还有什么为人所熟知的,那一定是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在彝语里叫做“都则”,代表祭火的意思,它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于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西昌被称为全世界唯一能玩火的城市,指的就是火把节。在火把节的夜晚,西昌由火把和篝火围成了火的海洋。所有人都像火一样的热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出发,在分析当代专家学者已有的中英语言跨文化敏感度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今大学生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看法,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采样分析,进而从中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敏感度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尝试对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外文化融合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尝试,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包容力和文化
【摘要】语言使用过程中,言语行为、方式和策略在特定的语境下被复制传播,从而成为“语用模因”。本文在模因论视域下研究教师语用模因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性,拓宽了模因论的研究领域,对于深化教师话语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關键词】模因论;教师话语;语用能力  【作者简介】笈文婷(1982.12-),女,汉族,安徽亳州人,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外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
【摘要】浸设法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内容”融合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新教材强调交际和对话,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设浸设训练,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英语,尽可能地使学生处于英语的氛围中;浸设法要求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运用浸设法可以给学生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有利于语言的学习;浸设法要求课程设计要兼顾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在浸设式训练中,应充分利用歌曲、歌谣、游戏及图画的运用。我们应使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长期出现的问题,以专门用途英语为研究内容,在“金课”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实效性;教学内容紧贴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有效构建医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该探索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改革创
【摘要】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复习每个单元的词、句型等,完全依靠复习书的架构去练习,总是感觉有时无法贴近教学实际。于是学会整合和创造性地使用复习书才符合我们的客观实际。浙江新高考的英语试卷更突出“写作”的重要性,所以一轮复习主要是为写作服务的。虽然复习书各种各样,但都大同小异。因此,我们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恰当地使用复习书。  【关键词】一轮复习;字词句重点;写作练习  【作者简介】张双凤,象山县第二
【摘要】生态语言学,又称语言生态学,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研究领域,其研究模式主要分为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韩礼德模式强调语言体系和语言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提倡从微观视角分析文本,研究语言在生态环境中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针对河南城市宣传片话语进行文本主题内容、文本语言的分析,以展现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城市宣传片之生态话语模式,总结、反思其对城市形象建构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宣传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才能在进一步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是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所以,深入探索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对于高中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  【作者简介】李建成,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