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试验:飞机的“体能测试”

来源 :大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891210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惊雷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当人们惊恐未定,几分钟之后,又听到一阵响亮的呼喊声、掌声、笑声……
  这是怎么啦?原来,这巨响来自那高耸的大厅内。那里正在进行一场扣人心弦的静力试验——飞机“体能测试”。
  传统又现代
  据史料记载,5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画家、发明家达·芬奇及物理学家伽利略先后做过全尺寸的结构静力试验。虽然那时的试验设施很简单,试验方法也有些粗糙,但相比复杂构件的受力分析与繁杂的计算,静力试验却能直接得出结论:结构受力下会不会破损,大变形下会不会折断或失稳。
  早期的飞机静力试验,采用沙袋和铅块模拟飞机的气动均布载荷,用绳子吊沙袋来模拟集中载荷,虽然看上去有些可笑,但效果却很好。到了上世纪40年代,随着飞机的尺寸越来越大,飞行速度越来越快,一种新颖的飞机杠杆加载系统崭露头角,使全机静力试验的面貌焕然一新。此后,静力试验的方法逐步规范,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现代客机载客越来越多,飞机结构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安危。适航条例将飞机的结构强度计算与强度试验分门别类纳入其中,并具体规定了全机静力试验的方法及验证指标。
  加载与测试
  走进全机静力试验大厅,你一定会惊叹于眼前的场景:一架飞机悬挂在高大、明亮的大厅中央,机体被大大小小的“∏”形杠杆团团围住。因测试点距离不一,“∏”形杠杆的跨度也有所不同。杠杆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钢质的“网”,十分引人注目。
  这种沿袭了几十年的杠杆系统,简单又实用,既能真实模拟机身、机翼、尾翼上的均布载荷,也能通过杠杆跨度和间距的差异,模拟出大小各异的作用力。它与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作动器组成闭环加载伺服回路,由计算机控制,令作动器输出到“杠杆系统-飞机机体”上各点的载荷与理论计算值达到非常吻合的地步。
  成千上万的加载点受力后,机体内产生的应力、应变会是怎样的呢?这是试验最想获取的主要数据。其中的奥妙就藏在那遍布机体的密密麻麻的白色胶带中。实际上,胶带内紧贴机体表面的是能敏感测出应力、应变的电阻应变片。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会产生电信号,并直接反映在计算机上,描绘出一条条多姿多彩的应力、应变曲线,逼真地显示出各个部位的强度、应力等测量结果。
  有序而漫长
  如同人的体能检测一样,全机静力试验主要是测试飞机结构承受外部负载的能力。其检测项目之多、规模之大、技术含金量之高,令人难以想象。
  静力试验中选用的载荷涵盖飞机起飞、爬升、巡航、进场和着陆的全过程,最大载荷常常产生于几种状态的叠加中,需要反复综合权衡。试验中常伴随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险。设计师需要从以往的大量经验教训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先以20%~30%的使用载荷进行预加载,以消除加载系统之间的间隙。然后,逐渐、缓慢地施加使用载荷。在试验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很大的局部结构变形。此时,应立即卸载检查,限制最大变形不能超出总挠度的5%,也不能有大于0.2%的残余永久变形。
  新研制飞机的首次飞行,充满种种的不测。为确保首飞万无一失,静力试验肩负重任,在选择加载点及加载力大小时需周密考虑。一般情况下,飞机首次飞行不会飞出大机动和大过载,也不会冲出飞行包线之外,通常机体的最大载荷不超过使用载荷的67%。通过全机静力试验考验的现代客机,首飞成功才有保障。
  首飞成功后,一个个静力试验项目接踵而至。通常是先易后难,先小后大。一架客机的静力试验项目达20多项,持续时间较长,被戏称为飞机试验中的“马拉松”。其中,2.5 G全机稳定俯仰静力试验是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项目之一。它模拟飞机遇上了突风、紊流的袭击,飞行员情急之下操作过猛,致使飞机承受大于2.5倍的极限载荷。试验除显现这惊险的情景外,还需持续3秒钟。一旦操作不当,极容易失败,前功尽弃。
  全机静力破坏试验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试验。在逐步加载超过使用载荷之后,便进入了扣人心弦的几分钟,载荷一点点地在增加,直至一声巨响的那一刹那。这一刻是祸还是福?加载数据会告诉你。记得上世纪80年代国产首架大型客机“运十”全机静力破坏试验的加载数据定格为105%。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数字。大于它,说明飞机的强度设计偏于保守,机体重量过大;低于它,安全性差。破坏试验虽然耗资巨大,但它是现代客机研制的必经之路。
  巧用与多能
  看似单一测试飞机机体的强度、应力、应变,但飞机设计师还是从中挖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宝贝”。在新飞机设计中,设计师常常为得不到载荷作用下的机翼变形曲线而发愁,因为理论计算数值与实际数值有时相差甚远。而在全机静力试验中,通过加装位移传感器,实测加载作用下一侧机翼的变形曲线,就可以很好地破解这一设计难题。
  借助静力试验,还可以有效地验证“FAR25.283”适航条款。该条款规定:飞机操纵系统在正常的最大飞行载荷下,若出现卡阻、摩擦力过大及过度变形时应不招致飞机出现巨大风险。
  飞机舵面的运动性能测试本该在“铁鸟”上进行,但“铁鸟”上的飞机机体因不能加载而无能为力。用一架真飞机进行地面试验,加载也困难重重。一架试验飞机如果在空中作大载荷飞行,也很难遇上舵面卡阻和过度变形这类故障。万一真的碰上了,飞机将面临非常大的风险,飞行员也将无所适从。
  然而,借助全机静力试验,上述难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在大载荷全机静力试验中,只需增加一套动力系统驱动舵面,全行程收上、放下,就能实时观察舵面的一举一动。若舵面运动受阻,也不必提心吊胆,这也是全机静力试验的妙处之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相关背景,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接着从网络优化的含义,分类,任务入手,介绍了移动网络优化的主要手段。在上述基础之上,提出了GSM移动通讯网络优化的实现策略,对于通讯网络优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GSM移动通讯 网络优化 实现途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作为网络运营商,其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网络质量的高低将成为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血压是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异质性很强的综合征,根据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可区分为低肾素型、正常肾素型和高肾素型。低肾素型高血压(low-renin hypertension, LRH)的完整概念由美国高血压协会创始人Laragh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并将高血压分为容量(volume, V)和肾素(renin, R)调节性,据此也将抗高血压药
期刊
目的 总结 9例肺静脉相关的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合并其他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9例PAF患者 ,男性 6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2~ 6 2(
【摘 要】在网络信息不断普及的情况下,基础传送带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演进,这主要得意于网IP化以及业务IP化趋势的发展。现在我国的城域传送网在被一些普通额宽带用户和企事业单位用户推动着不断的转型,普通宽带用户和L2VPN业务的接入量及速度都在提升,以太网专线和新兴宽带数据业务在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在此类形势下,分组传送网——PTN便成为运行商减少成本投入、解决多业务共存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的对基于P
孙轶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早年在大山深处从事地质探矿工作,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工厂职工。1998年,22岁的孙轶从中国民航大学空中管制专业毕业,来到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塔台进近管制室。  最初梦想:流量管理创新  华东上空历来是中国最繁忙的天空之一,在虹桥塔台,孙轶跟着带教师父跟班见习,从第一次拿起话筒指挥第一架飞机开始,一天天面对着越来越密集的进出港航班,他早早便有了一个关于空中流量管理技术创新的梦
2005~2015年是百年波音发展史上的重要10年。在此期间,波音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但终能化危为机,继续保持在世界民机市场的领导地位。  2016年2月,詹姆斯·迈克纳尼卸任波音公司董事长一职。由此,麦克纳尼在波音长达10年的领导生涯正式结束。通过波音近10年的发展变化,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看出麦克纳尼的不凡之处。  受命于危难之际  本世纪初,波音的发展内外受困,其在全球航空业的领导地位受到了
伴随不断深入的社会化进程,人们更加频繁的进行了日常通信交流,同时逐渐增加了信息需求量,加快了通信工程的发展速度,通信工程运输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并且与人们的工作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航空制造业两大巨头围绕400座以上超大型客机展开激烈争夺。空客推出的A380结束了波音747对超大型客机市场长达近40年的垄断,获得了“世界上最大客机”的桂冠。但从销售成绩看,A380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更不用说超过波音747的辉煌。四发客机的未来将会如何,人们正拭目以待。  半个世纪的传奇  1969年2月9日是波音公司历史上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波音747首飞成
期刊
2012年初冬,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米毅有过一次深谈。那时,他正带领着C919大型客机试飞大纲编制团队,忙于梳理试飞规划。  一转眼,3年过去了,依旧是同一间办公室,米毅还是带着同一副眼镜,但已成长为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核心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我惊喜于他的成长,也讶异于他一成不变的谦虚稳重。米毅就是这样的人,无论身处的环境和工作身份如何变换,他的那份踏实、诚挚总是写在脸上。  “太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