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改革中探索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来源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14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多年的C语言教学实践与探索,提出了一种"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专业问题的主动求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对在军队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案例法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案例法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营造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命题、案例驱动学员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很多理工类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针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普遍认为C语言难教也难学的状况,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去探讨
【摘 要】将某些具体项目引入课堂,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非常可取的教学方式。老师利用学校或自身的资源,把项目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项目的制定、实施到完成都由师生共同协作。这样不仅能获得一定的利益,更能使学生在校园中就与社会接轨,锻炼他们的社交、协作与协调能力。整个课程体验的是项目进行的过程,而非结果。这种方式在许多高校中都应进行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教学模式 项目化 艺术设计  将带有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军队院校对其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种
传统钢结构框架体系在我国实际建筑中已经应用广泛。在传统设计理念中,钢结构框架一直被认为是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体系之一。但是美国北岭和日本阪神地震颠覆了这种观念,在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促进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而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崛起也给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
框架结构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节点是框架抗震中的关键部位。国内外对多种结构进行了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但对空间钢构架混凝土节点的研究还不多。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不仅包含了人类技术创新也包含了很多思想,如并行、预置与缓存、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之间进行折中等很多思维方法。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传授知识与思维训练
连梁在联肢剪力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传统配筋的小跨高比连梁,其承载力、刚度及延性难以兼备。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种配筋形式的连梁层出不穷。为此,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
  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分析了以往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过级率为"抓手",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