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校园安全是中小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小学校园中的各类矛盾、各类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往往无法估量校园安全事故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不但会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严重的损害学生及家长的利益,甚至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而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完善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人格发展尤为关键,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属于学校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部分。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研究,不仅对建构教育管理理论、丰富学校教育管理内容、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有重大的意义,更为中小学校的校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对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异化现象进行理论探讨。本文首先探讨了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内涵、目标、特点及其意义;然后通过案例提出当前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出现的几个异化现象——“主课侵占活动课”、“以安全为由,取消或简化课外活动、体育活动”、“安全教育课收效甚微”、“出现事故才开始高度重视”等,,发掘当前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重升学考试轻学生身心发展”、“为规避责任限制学生活动”、“重知识讲解轻实践演习”、“重事后应对轻事前预防”等,接着对上述异化现象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和建议,通过对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相关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包括“以人为本”思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命教育理论、马克思的实践理论、系统管理理论,还有其他的相关理论等等,以期为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