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中“静与动”的辩证关系

来源 :音乐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创作中主题发展各个阶段均存在动静对比,三部性结构音乐作品的两端部分与中间部分在织体结构与和声调性上通常形成静与动或动与静的对比,其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结构作品以及现代无调性音乐作品也都有其自身的动静关系.音乐创作中这种结构现象体现了现实世界中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本质特征.
其他文献
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巴扬协奏曲《北疆南疆》,实现了手风琴与大型交响乐队的完美交融,开辟了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新领域.尤其在体现中国风格、融合现当代作曲技术和发挥巴扬独特音色表现力等方面,作曲家做出了成功的尝试和实践,其呈现出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为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带来了诸多启示.
期刊
民族歌剧《三把锁》以锁在一口井上的“三把锁”为戏剧矛盾链条,通过音乐串联了人物戏剧冲突.本文通过对音乐的叙述性、抒情性、冲突性及地方音乐风格创作的分析,探讨该剧的音乐戏剧性特点,揭示歌剧音乐创作中音乐戏剧性的艺术感染力.
“凤凰传奇”演唱组合从央视“星光大道”走出来,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创造了他们自己的流传奇迹.他们的作品歌词质朴,内容积极向上,曲调好听接地气,表演演唱真情自然不造作.作品传唱度广,听众多有市场,其流传的秘诀值得深入探究.
《茉莉花》《摇篮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作曲家尹明五对这两首民歌进行重新解读,运用严谨的结构逻辑、均衡的声部编排、多样的音色变换,对民歌旋律进行更深层次的修饰发展,表达了当代作曲家对传统民歌艺术的理解.本文以无伴奏混声合唱《茉莉花》《摇篮曲》为主体,通过对两首合唱作品创作特征的研究,观察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深刻感悟和交响思维在合唱作品中的运用.
期刊
《这就是博克岛》是作曲家约翰·鲍威尔为电影《驯龙高手(一)》所创作配乐中的片头音乐,时长约6分钟.音乐在有限的时间里巧妙地串联全片大部分音乐主题,配合电影讲述人与龙的故事.其主题发展、情绪变化与影片剧情结合紧密,很好地完成了情绪铺垫与故事概括的作用,是电影音乐创作者值得学习、应用的范例.本文以结合电影对应的画面为切入点,研究作曲家对主题发展写作的手段技法,分析电影音乐对画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探究作曲家为这部电影配乐时的思路,为电影音乐主题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卿烈军先生在当代中国单簧管音乐创作、演奏与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他创作的《驴车》《逗鸡》《漠中之梦》等已经成为中国单簧管音乐中的经典,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众多单簧管学习者必奏的中国曲目.其创作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他深谙当代中国听众的审美取向,不仅追求优美动人的旋律,而且特别关注通过拟声、句句双、合尾等中国传统技法及民族特色音调来强化音乐的民族情韵,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因此,对他的创作进行必要的探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蕉窗夜雨》是一首典雅的客家筝曲,旋律优美、细腻,表现了静谧、质朴的思乡之情.本文从作品的音乐本体出发,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与音乐分析,从演奏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入手,对作品的音乐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文章旨在通过郡群布农语的个案研究,解决复杂名词短语中的指示词辖域判定难题.借由名物化结构论证布农语的指示附着词展现两种不同层次的辖域:主格附着词为短语后附,其附着成分的辖域可大于其宿主所建构的名词短语;旁格指示词为紧邻宿主后附,其附着成分的辖域仅局限于宿主所建构的名词性短语.此一辖域差异同时也反映在该语言人称附着词的分布上,因而两类附着词可获得一致性的解释.此外,文章以类型学视野探讨辖域判定的跨语言类型以及指示词与名物化结构的关系,同时指陈南岛语名物化研究的缺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