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镜应用于消化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胃肠镜检查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观察组两组患者检查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可有效反映出病灶位置,診断准确率较高,但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时,有18例患者由于无法耐受放弃检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50%、23.8%,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胃肠镜进行消化疾病检查,均可有效反映疾病情况,如病变位置、病变程度等,对消化内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肠镜;消化内科;临床;效果
  1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088-02
  消化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如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有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的消化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探讨消化疾病最佳检查方式,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胃肠镜检查,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胃肠镜进行检查,其中,男43例,女41例,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5.2±3.1)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检查方法
  1.2.1观察组检查方式观察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先进行常规的身体检查,然后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鼻吸氧,采用静脉滴注方式,进行生理盐水滴注,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作为麻醉药物,在静脉处注射,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立即停药,然后进行内镜检查,在检查时,应密切留意患者的反应,如患者出现躁动现象,应增加麻醉剂量,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检查结束30min内应严密观察。
  1.2.2对照组检查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检查前应使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准备好检查所需医疗设备。应尽量减少检查影响因素,确保常规胃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要求患者在检查前14d开始禁烟,以免吸烟刺激唾液分泌,且检查前12h应禁止进食和饮水,确保患者的肠胃处于高度清洁状态。检查前应做好医疗器械消毒工作,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电监护,做好供氧工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做好不良反应预防工作。
  2结果
  在检查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出现了痉挛、咳嗽、疼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对检查和治疗均造成了不良影响。对照组不良反应2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8例患者放弃检查。观察组不良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压力均会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导致消化疾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常采用胃肠镜检查方式,该检查方式可分为两种,常规胃肠镜检查是传统的胃肠镜检查方式,无痛胃肠镜则是经过改良的一种新型胃肠镜检查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胃肠镜检查可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在消化内科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胃肠镜检查费用相对来说较低,但检查前准备工作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属于侵入性检查方式,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反应,少数患者由于难以忍受会选择放弃检查。而无痛胃肠镜检查费用较高,但操作较简便,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清晰反映消化系统疾病病灶和病变情况,病灶检出率较高,可在短时间内诊断各种消化疾病,为疾病治疗正确更多的时间,有效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应要求患者提前6h空腹,对于体质较虚弱患者,应采用高深葡萄糖溶液后进行静脉滴注,若患者进行检查前,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情绪,应给予解痉药或镇静剂平复情绪。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应做好不良反应预防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共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观察组42例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共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对照组18例放弃检查,观察组全部患者均完成检查,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无痛胃肠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胃肠镜检查,安全有效,无创伤性痛苦,可作为消化内科疾病检查首选方式。
  综上所述,胃肠镜检查在消化内科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无痛胃肠镜检查方式与常规胃肠镜检查相比,可有效免去患者的创伤痛苦,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栋,雷虹.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34):162-163.
  [2]庄慧颖,王晓春.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2,08(11):124-125.
  [3]颜永辉,张海霞.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3,20(06):218-21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手术后为患者进行X射线拍片检查,了解患者创口复合状况,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骨折的愈合效果。结果手术后6至24个月医院进行追踪观察,100例患者骨折治疗全部愈合,均在3至11个月愈合完毕。结论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了明显提高,
【摘要】目的评估可吸收医用膜应用在预防妇科术后产生盆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2年8月期间的149例子宫肌瘤、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将可吸收医用膜放置在术中需要预防粘连的部位,对照组不需要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对比研究术后两组病例的盆腔B超、妇科及宫内宫外妊娠率等情况。结果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后,术后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組产生盆腔积液的几率低(P<0.05),妇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吉西他滨配合顺铂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蒽环、紫衫类化疗药物已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选取5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为对蒽环类和紫衫类药物有耐药性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均分至采用蒽环类和紫衫类传统药物联合顺铂进行化疗的对照组和采用吉西他滨配合顺铂进行化疗的治疗组。对比观察两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与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法联合肿瘤间质治疗方法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癌治疗的患者50例,其中25名患者接受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25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肿瘤间质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可溶性白蛋白水平(SIL-2R)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单采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对42例反复输血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给予单采血小板输注。共输注193例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各病例血小板计数均小于20×109/L,输注后24h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以校正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定输注效果。结果193例中有144例输注单采血小板明显有效,占74.6%。输注次数对输注有效率有显著影响,输注
【摘要】目的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后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年的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何在网络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网络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了简单概述,分析了现状,提出了网络环境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 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18-03  随着时代的发展,
【摘要】目的胃癌全胃切除术与术后并发症治疗经验的分析探讨。方法对实施胃癌全胃切除的45例患者合并联合脏器切除的适应证、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5例全胃切除术患者中有8例联合脏器切除术,10例为Orr食管空肠吻合术,13例为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为食管P环空肠代胃Roux-Y吻合术,上述所有病例都经腹入路。术后有1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5例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