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写作:被逼无奈的选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改呼声很高的今天,语文写作改革并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学生“应付”写作,存在多种消极心理,教师批改作文,身心疲惫。只有真正“解放”,才能让学生快乐写作,教师享受批阅,即使戴着镣铐也能努力舞蹈。
  关键词: 消极写作 心理 解放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江苏省第二届高中生作文大赛预赛的题目:《解放》,这个题目耐人寻味。也许我们生活中充满过多的不自由,所以命题者试图通过这个命题还给学生真正的自由。是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解放一回呢?
  我们辛辛苦苦编写教案,苦思冥想弄出一个自以为得意的作文题目,口干舌燥进行反反复复的作文指导,煞费苦心地搜集作文秘笈,然后神神秘秘地“贩卖”给学生,满脸严肃地勒令学生作文不能拖拉、按时上交,更多次尝试理想的“快速作文”或“快乐作文”的试点训练。
  然而,我们面对的尴尬处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更厌恶作文,更畏惧作文,更逃避作文,更应付作文。所有语文作业中,最难收的是作文,当堂完成的寥寥无几,于是宽限一天,结果还是只能收上来一半,再宽限两天,陆续收上来五六篇,有时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有十几个“刀枪不入”者拒不上交。逼急了,有的学生就在字数上打折,要求写800字,他只写600字,或者400字,还有的在书写上“对抗”,全篇800字,你认识的只有200字,甚至连名字都懒得写全,代之以单字或是一个英文符号。
  再来看看教师是如何面对终于收上来的学生作文的。厚厚的一沓(带两班学生的是两沓),有时真让自己后悔,干吗要苦心逼作业呢?也许少几本正好能减轻自己批改的负担。这么多作文看着就眼晕。但短暂的畏惧,随后就被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所取代,牙一咬:开工,于是开始埋头批改,面对那彼此厌恶的被称为“文章”的东西,有毅力者一般能一口气改个十本八本,大多数是改三本就站起来走动走动,说两句笑话,叹两句苦经,然后再继续这种灵与肉(不仅精神受损,而且坐久了实在腰酸背痛)的痛苦折磨。
  时间长了,每个老师都形成自己独特的作文批改法:有的分类汇总,把平时写作好的或是书写好的作文归为一类,先享受批改,面目可憎的留在最后痛苦;有的老师定量批改,每天10本,给自己下死命令,必须完成每天的批阅任务;有的区别对待,好作文精批细改,差作文看字给分;有的老师经常创新,动辄同学互改,作文自评……
  如今的作文教学就走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学生懒得写,教师懒得改;学生怕写,教师怕改。而老师偏要学生一篇篇写,写好了老师又偏要一篇篇改。怕写不得不写,怕改不能不改,彼此折磨,共同苦难,搞得师生个个身心疲惫。
  归根结底,是学生钻进了消极写作的怪圈,其主要表现是:
  1.自卑型
  这种学生基本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而最终是屡战屡败。他们的表现是: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他们的口号是:“反正俺就写不好作文。”
  这些孩子可能从来就没享受过写作的快乐,也许他们写作的第一篇作文就遭到无情的否定,从那以后他们就不知道如何自信地写作。也许他们也曾寄希望换一个老师能欣赏自己的文章,很遗憾,可能他遇到的第二第三个老师都与第一个老师一样用的是同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于是他由开始对老师怀疑转变为对自己的怀疑,作文就应该那么写,所有的老师都这么认为,看来自己的确是写不好作文。
  每个孩子潜意识地都渴望被肯定、被承认、被欣赏,假如他在作文上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些奖赏,那么他就不知不觉进入写作自卑者的行列。
  2.厌倦型
  厌倦型学生讨厌作文、畏惧作文,一见写作就头疼。其实他们并非从写作初始时就染上这种毛病,他们曾经自信过,也许现在还很自信;他们也曾在写作中得到过快乐,然而现在却无法找到当初的那种快乐。虽然他们小学时的日记可能得到过家长的夸赞,初中时的记叙文也曾因说真话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然而到了高中,他开始不会写作文了。似曾相识或大同小异的文题无法提起他的兴趣,反复强调的审题意识又把他的头脑“审”得糊里糊涂。各种因素导致他无法自由地写作,于是他对种种应试的作文训练产生深深的厌恶。
  3.顾虑型
  顾虑型学生顾虑重重,他们想写好作文,想写真话诉真情,但一提起笔,顾虑就油然而生。
  我写这个走题了吗?某次作文自我感觉良好,结果走题了被判为零分,作文才女费滢滢高考不就是因为作文被判走题,只得了25分吗?早恋能写吗?网友能说吗?听说有的老师最反感早恋话题,认为小小年纪,思想太不纯洁,不能得高分。小情小调,写得再好也是低格调的东西。网友?谈“网”就不得了了,怎么,他经常上网?上网能是好孩子吗?还网友,网上认识的能是什么好人?还有,真敢写了,老师知道了我的隐私怎么办?如果被老师当成范文读了,那有些事不就变成“大家皆知的秘密”了吗?于是这不敢写,那不敢写,选材上就走入死胡同。选个四平八稳的内容,自己都看了生厌,当然也就无病呻吟,当然也就虚情假意,当然也就空洞无物,当然老师看了也就头痛不已。
  4.浮躁型
  追求另类是这类学生鲜明的旗帜,“把创新进行到底”是他们响亮的口号。他们不屑于老老实实地写作,总爱在思想上玩深沉或形式上标新立异。
  某些高考高分作文成为他们不变的学习榜样。《赤兔之死》流行了六年,孩子们还愿意动辄来个古白话,我班一名平时语文基础很好的学生在当年高考中试图在“创新”上一鸣惊人,古白话觉得不够味,干脆用纯文言文写作文,结果语文仅得89分,狠狠地摔一跤。另外,病例式、处方式、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式等另类形式在这类学生的心目中也是久久不能降温。其实说到底,这类学生的心态比较浮躁,他们高涨的写作热情值得肯定,但眼高手低,不肯踏实写作的心态却同样是一种消极的写作心理。
  只有真正解放,学生才能把写作当做是快乐和自由,教师才能把批改作文当做是欣慰与享受。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戴着镣铐的痛苦中努力使自己舞蹈得更美。
其他文献
摘 要: 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一树百获,而且可以让教者体会到课堂是享受快乐和美的殿堂,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者应该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这样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享受课堂,赏析学生精彩的发言。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提问 提问特征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学提问是拨动学生思维之弦的主要手段。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思维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心语文学习对学生今后生活、生存及生命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文学欣赏,引入生活教育,让学生关注现实,这样才能打造“色香味俱全”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人文味 人情味 文学味 生活味 新闻味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教学过程应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
欧阳修说:“祸患常积于忽微。”期待中的精彩课堂,会因为细节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细节看似普通,但普通、平凡中蕴涵深刻;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精彩之处都是从一个个细节解读,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细节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是教师智慧、理性处理的有效结果,而有效的细节将打造精彩的课堂、有效的课堂。  一、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1.培养细节意识  文本是由细节组成的,也是靠细节支撑的,
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用美的规律和规范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自主、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语文,愿学、善学、博学。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孩子们有充分的想象力,如果缺乏想象,他们的审美意识就很难得到培养。因此,我们要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入手,引导他们想象,激发他们的灵感,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人物对比,体会形象美  
介绍了不同炭黑系列的特性,对不同胶料的基础配方进行了实验,经过了胶料混炼和模压硫化等操作,通过检测和分析讨论胶料的流变性能数据及其它标准物理数据之间的关联,确定了炭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而言的另类学习方式。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途径与方式。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 途径 方式  一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思想和学习理念,是一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的学习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改变传
单元整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元整组教学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有益尝试。教师在单元整组教学中应坚持从整体出发整体感知,然后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感悟,最后回归到整体上。  一、单元整体感知  1.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初步了解本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感知单元主题的情感意识,增强
摘 要: 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工具。语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作文教学中培养语感入手,寻求培养策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感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
语文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其中写的能力就包括了写字和写作能力。新课标对学生的写字提出了很明确具体要求,既有质上的要求,又包含量上的硬性要求。对比新旧课标,我们便不难发现,新课标在写字的习惯要求方面更严格了,而在写字的量上有了明显减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经常说学生的字写得如何如何,可是究其原因,学生写不好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要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就要从源头抓起,让学生明白写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