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粒真情的种子,让它发芽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生活是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如麻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有另一番色彩,另一番滋味。
  其实,生活中时时有一些事撞击我们的心灵。比如,苦苦追求的东西眼看着就要到手却彻底地失去了;比如,走过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朋友因为一点小利就背弃了你;比如,从不敢想,从没有去争取过的荣誉突然从天而降……只要我们的心灵有所触动,生活中的事情样样都可入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引人思者莫先于理。只要是引人动情,发人深思的人、事、物俱可行诸文字。所以,我们要练就一颗善感的心灵,就像琴弦,一点点的拔动,一缕缕的微风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如何使自己情感的宝库更为丰富,更为具体,我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不同方式进行情感积攒:
  1.养成随录的习惯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平时读书读报时常动动笔,把那些好的词语、谚语、警句、激人上进的事例、优美的写景状物的片段、表达细腻感情的词句等摘录下来,常常翻阅,常常联想。通过多次接触联系,原先记录的东西就会在你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写作时也就会自然地跑到你的笔下来。
  2.与人比较,取长补短
  多读别人的佳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般地,我们最好按“想—看—比”的顺序去读比较好。首先,在看到别人的文题以后,自己先想想,好果是你,你怎样写。从立意到选材,到结构,到语言,都要想,把所想到的列成提纲记下来,再看看人家怎样写,把自己想的与别人进行比较,把人家的长处吸取过来。只要不厌其烦,用心比较,就会有收获,有长进。
  3.搜集心灵浪花,精心设计小卡片
  平时我们可以把一触即发、转瞬即逝的灵感记录下来,设制成精美的卡片。一段时间之后再加以归类整理,阅读回味。在堆砌的情感世界里,寻找突破口,从而达到心情亢奋不吐不快、不得不写的境界。
  如果我们能够在最最平凡的日子里,把心灵放进爱的血、情的流里浸泡,那么我们的心将会变得越来越柔,越来越敏感,我们的日子也会一下子变得丰富、亮丽、充满暧嗳的质感。试问这样的人生,怎么还能平乏?笔底的人生,又能逊色多少?
  有了写作的素材,写作的灵感,还要重视表达真情实感。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会懂得“文以情生”,情感与写作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
  事实告诉我们,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使之“垂世真情实感而行远”。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其中之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怎样培养真情实感?
  1.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
  事实告诉我们,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于永久的生命力,使之“垂世而行远”。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的艺术效果,其中之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
  那么,真情实感从何而来?怎样培养真情实感?用心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因为情感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谓情感,所以要获得真情感,根本的经验就是实感生活。因为“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也一样,写作不能离开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写作。
  我们要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除感知生活外,还要深入地思考生活,使生活理性化、情感化。如果对生活知之不深,感之不切,那么作文时,要么写不出来。要么胡编乱造。同样的,如果对生活感受不深,那么文章也无法感动人,要么冷漠对之、浅薄应之,要么拼命告假,非说成是,无说成有,假说成真。
  2.勤写深思,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人们说,在生活中,一见钟情的人很多,然而靠一见钟情成功的婚姻却并不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事实上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一见钟情倾心于他(她)而导致上当受骗。要知道,人的情感往往不是一次就能“传真”的,你千万别格外“叫真”。这事理用在作文活动中很有借鉴意义。若要作文,仅靠浅尝辄止得来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感动作者自己,更不可能感动读者大家。反过来说,要深层的思考,要深刻的认识,要升华了的感情,写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写作,可以促使你深思再深思,认识再认识,体察再体察,感知再感知,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将浅层次低层次的情绪上升为深层次高层次的情感。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认为古诗文朗诵的时候,要细心体会、感悟作者的感情,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我即作者”的感觉,自然也就能理解作品的感情了。  关键词:朗诵;促进;古诗文;感情;理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87-2  师:一提到诗歌,人们自然想到“大唐气象”。在盛唐诸多诗人中,李白永远是一座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丰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互动式教学”在普通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主题探讨法、问题归纳法、情景创设法是其具体的模式,在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成立学习小组,建立师生联系通道,建立评价跟踪机制等问题。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操作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5 -0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牛津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兴趣;反馈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5 -01     《牛津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为此,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采取小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历史原因,还处于一个副科的地位,学生平时也不重视这门课程。怎样帮助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上好信息技术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1 -01     2008年,我省颁布了新的高考方案,其中提到:普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必须达
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方面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随着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学习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开展对外交流成了21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
摘 要: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网络资源也在英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述了网络资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网络资源;初中;英语课堂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一切可以转化为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条件都能作为我们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资源在初中
摘 要:在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化区别,利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造数学;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7 -01     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强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既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也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数学课堂教学
思维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想,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然而,创新意识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培养,如何培养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
為什么大家都爱“黑色的面包”
摘 要:本文围绕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展开,旨在研究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36-2  一、让课堂大胆地向生活开放  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用“生活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小学数学课堂首先要大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