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高校排球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成效,文章阐述了分层教学法的含义,分析了我国高校排球分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就高校排球教学如何有效运用分层教学法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校排球教学;应用
足球、篮球、排球并称“三大球”,可见排球运动在我国体育项目中的地位所在。当前,排球科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分层教学法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排球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述。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资质为依据,资质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为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提供参考方案,让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彻底激发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确保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双丰收。由于分组时依照资质均等原则,几乎不会存在小组成员“掉队”的情况,每个组员都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经验,提高学习成绩。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典范,非常适用于高校排球教学。
二、高校排球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分层教学法缺乏有效认知
目前,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分层”概念理解不深,有些老师将“成绩”作为分层标准,学生的身体条件并没有纳入到其中。同时,高校体育后进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更应该得到关注与尊重,但是教师往往将这部分学生归到“差”区,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一旦心理问题转变成厌学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二)教学模式单调
结合实际分析,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不明显,流于形式。将学生群体分层后,教学内容并无变化,仍然是统一标准,对优待生自然影响不大,但是那些中、下级别的学生想要提高体育成绩可谓是难上加难。除此之外,教学手段依然是传授加模仿,缺乏新意,学习成效较低。
(三)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有所改变,应试评价也是标准化、统一化的,这就对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排球教学评价中,能力强的学生不关心日常表现、参与活动等,对他们来说想过测试还是很容易的;但是那些后进生只能尽最大努力完成测试,依然有很多人不达标,由于考核不以日常表现为主,因此对后进生是十分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对排球的兴趣越来越少,成绩也很难提高。
三、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分组探究
由于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依据的,所以体育老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排球的基本知识、学生的资质水平和身体素质,如有必要可进行体能测验。然后通过科学分析,按照层次执行分组计划。一般来说分为三组即可,分别是强化组、基础组和大众组。分组结束后,各个小组的学习特点要体现的淋漓尽致,确保有层次的分配教学任务。比如针对强化组来说,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体育爱好者,对排球知识、技能、比赛规则等比较了解,并且身体素质较为优秀;基础组来说,他们对体育、排球有兴趣,具备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能力,并且运动水平符合标准,擅于找出训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素质不如强化组;大众组,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体育常识均不如以上两组,测验达标人数较少,后进生较多,对排球兴致不高。
然后就是分配教学任务阶段,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他们主动从排球教学中获取相关技能,达到强身健体、培养锻炼意识的目的。比如对强化组来说,这些学生身体素质处于上乘,但是比较欠缺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针对这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学会运用一些排球基本功,如发球、二传、扣球、拦网等等常见的基本招数,再学习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技术,然后举行比赛,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强化个人技术,了解比赛规则,比赛结束后教师要指出双方在战术、技能、动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基础组的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夯实理论、动作、技术基础,比如练习时不光要知道上手、下手、跑跳都有助于发球,还要知道发球一旦形成得分,对我方是一种鼓舞,会给对方造成巨大压力,认识到位方能有效掌握基本技术;对大众组而言不必太过苛求,为他们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尽量完成教学指标,兴趣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分层教学法的评价探究
首先对强化组。相对来讲,这一部分学生起步高,日常教学任务以技战术为主,所以假如在总成绩为100分的前提下,专项测验应该占到50分,日常表现、学习态度、上升速度占40分,理论测试不必太多,占10分即可。
其次是基础组。基础组的学生在专项能力上是不如强化组的,所以这一部分成绩稍有下降,提高其它部分占比,可以这样安排:专项测验为35分,日常成绩、学习积极性、上升空间共占50分,理论分数为15分。
最后是大众组。大众组虽然强调的是娱乐学习,但也应该对专项训练稍加重视,如下:专项测验为15分,理论分数40分,其它方面共占45分。这样一来,学生既不会感到过多的压力,也能够对排球有着一定的了解。
另外,专项测验难度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强化组学生发球时,球体必须落到指定位置,但大众组保证过网就行。如此一来,评价机制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确保排球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分层教学法的含义出发,了解了我国排球教学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措施。注重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对学生也是一种尊重,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排球学习中,提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谭虹.试论高校排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举措[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63-64.
[2]周爱萍.等级分层教学在高校排球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5).
[3]毛艳红,张小锋,蒋莎.高校排球课堂的分层教学研究[J].青春岁月,2015(7).
[4]左丹.排球教学俱乐部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运动,2016(8):92-93.
作者简介:
唐果(1980.09—),男,重慶人,本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是体育教学。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高校排球教学;应用
足球、篮球、排球并称“三大球”,可见排球运动在我国体育项目中的地位所在。当前,排球科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更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分层教学法考虑到学生的个性需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排球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述。
一、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是以学生的资质为依据,资质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为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提供参考方案,让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彻底激发出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确保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双丰收。由于分组时依照资质均等原则,几乎不会存在小组成员“掉队”的情况,每个组员都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经验,提高学习成绩。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典范,非常适用于高校排球教学。
二、高校排球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分层教学法缺乏有效认知
目前,分层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对“分层”概念理解不深,有些老师将“成绩”作为分层标准,学生的身体条件并没有纳入到其中。同时,高校体育后进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更应该得到关注与尊重,但是教师往往将这部分学生归到“差”区,这种做法无疑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一旦心理问题转变成厌学问题,后果十分严重。
(二)教学模式单调
结合实际分析,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不明显,流于形式。将学生群体分层后,教学内容并无变化,仍然是统一标准,对优待生自然影响不大,但是那些中、下级别的学生想要提高体育成绩可谓是难上加难。除此之外,教学手段依然是传授加模仿,缺乏新意,学习成效较低。
(三)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有所改变,应试评价也是标准化、统一化的,这就对分层教学的评价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排球教学评价中,能力强的学生不关心日常表现、参与活动等,对他们来说想过测试还是很容易的;但是那些后进生只能尽最大努力完成测试,依然有很多人不达标,由于考核不以日常表现为主,因此对后进生是十分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对排球的兴趣越来越少,成绩也很难提高。
三、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分组探究
由于分层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主要依据的,所以体育老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排球的基本知识、学生的资质水平和身体素质,如有必要可进行体能测验。然后通过科学分析,按照层次执行分组计划。一般来说分为三组即可,分别是强化组、基础组和大众组。分组结束后,各个小组的学习特点要体现的淋漓尽致,确保有层次的分配教学任务。比如针对强化组来说,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体育爱好者,对排球知识、技能、比赛规则等比较了解,并且身体素质较为优秀;基础组来说,他们对体育、排球有兴趣,具备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能力,并且运动水平符合标准,擅于找出训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素质不如强化组;大众组,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体育常识均不如以上两组,测验达标人数较少,后进生较多,对排球兴致不高。
然后就是分配教学任务阶段,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让他们主动从排球教学中获取相关技能,达到强身健体、培养锻炼意识的目的。比如对强化组来说,这些学生身体素质处于上乘,但是比较欠缺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为此可以针对这方面入手,首先让学生学会运用一些排球基本功,如发球、二传、扣球、拦网等等常见的基本招数,再学习一些比较容易接受的技术,然后举行比赛,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强化个人技术,了解比赛规则,比赛结束后教师要指出双方在战术、技能、动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基础组的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夯实理论、动作、技术基础,比如练习时不光要知道上手、下手、跑跳都有助于发球,还要知道发球一旦形成得分,对我方是一种鼓舞,会给对方造成巨大压力,认识到位方能有效掌握基本技术;对大众组而言不必太过苛求,为他们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尽量完成教学指标,兴趣是这一部分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分层教学法的评价探究
首先对强化组。相对来讲,这一部分学生起步高,日常教学任务以技战术为主,所以假如在总成绩为100分的前提下,专项测验应该占到50分,日常表现、学习态度、上升速度占40分,理论测试不必太多,占10分即可。
其次是基础组。基础组的学生在专项能力上是不如强化组的,所以这一部分成绩稍有下降,提高其它部分占比,可以这样安排:专项测验为35分,日常成绩、学习积极性、上升空间共占50分,理论分数为15分。
最后是大众组。大众组虽然强调的是娱乐学习,但也应该对专项训练稍加重视,如下:专项测验为15分,理论分数40分,其它方面共占45分。这样一来,学生既不会感到过多的压力,也能够对排球有着一定的了解。
另外,专项测验难度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强化组学生发球时,球体必须落到指定位置,但大众组保证过网就行。如此一来,评价机制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确保排球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分层教学法的含义出发,了解了我国排球教学的问题,并给出相关措施。注重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对学生也是一种尊重,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排球学习中,提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谭虹.试论高校排球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举措[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12):63-64.
[2]周爱萍.等级分层教学在高校排球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5).
[3]毛艳红,张小锋,蒋莎.高校排球课堂的分层教学研究[J].青春岁月,2015(7).
[4]左丹.排球教学俱乐部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运动,2016(8):92-93.
作者简介:
唐果(1980.09—),男,重慶人,本科,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是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