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天空不再暗淡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注定会成为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为人们所铭记。在陆续经历了由留守儿童引发的极端事件拷问后,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面对令人堪忧的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现状,李克强总理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政府官员:“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近日,我们慕名来到郴州嘉禾县,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欣喜发现偏居湘南边陲的嘉禾,走出了一条关爱留守儿童好路子。
  伤感的话题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已达6683万。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管和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嘉禾人谈起上世纪80年代曾经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铸造产业盛况,至今还是满脸的自豪。他们从没想到过,随着铸造产业外迁而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会成为嘉禾人伤感的话题。嘉禾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南部,总面积699平方公里,人口42万,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由于地少人密,嘉禾县长期以来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员11万人,超出总人口1/4。外出的务工大军后面,是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调查得知,全县在校中小学生总人数51211人(职中、高中生除外),留守儿童14392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8.1%;其中女生6575人,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45.7%。如果把视线拉回到农村,留守儿童占比更是惊人。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占比往往高达50%。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恶习一旦养成,学校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他进行‘再教育’,这对孩子、家庭和学校都是巨大的损失。”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监管是缺位的。调查发现,嘉禾留守儿童由于没有了父母的监护,学校之外的教育监管主要有三种模式:隔代监护是主体,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进行监护,嘉禾县92%的留守儿童常年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近亲属监护是补充,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无法进行监护,由父母委托近亲属,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代行监护;无人监护是新情况,当前农村存在着这样一个所谓的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父母双亡,或父母一方身亡,另一方或重新组织家庭,或离家出走失联,导致儿童成为事实上的孤儿而留守在家。如果说前面两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监管是缺位的,那么第三种情况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监管几乎是空白。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人们家庭观念的新变化,这种情况形成的留守儿童数量有逐年增加趋势。
  缺少了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令人揪心。由于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父母角色缺位,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潜在着人格扭曲的隐患,留守儿童常常会出现极为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相当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任由这些问题儿童自然生长,必然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无法承受之痛。当前国际上引人注目的极端恐怖组织最青睐这些无人监护的问题儿童。现实中由于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有限,加之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拐骗、打架、抢劫、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甚至有的大龄女童成为不法分子性侵害的对象。
  困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身心健康而有创造力的儿童,是家庭与民族的终极希望之所寄。阻止悲剧重演,历史轮回,不仅事关国家的现代化,更事关民族的未来。在嘉禾,曾经的留守儿童困局,正悄然地在发生可喜变化。
  变化源自决策者的登高望远。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制定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在这种模式下,为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行发展,必然要吸纳和利用中西部的各种资源,其中就包括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这直接导致我国浩大的人口大迁移。我们调查的郴州嘉禾县,40万人口中,长年有10余万农村劳动力南下广东打工。这场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清晰认识到这种历史的必然性后,嘉禾县委县政府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难题的出路,放在发展地方经济上。嘉禾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农民工就业岗位,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一部分务工人员外出打工。同时,嘉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该县今年投入两年免息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550万元,面向失地农民、残疾人和返乡农民工,扶持他们创业就业。对有资格申请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嘉禾县就业局开办“SYB”(Start Your Business 译:创办你的产业)创业培训班,提供创业服务。系列政策实施后,嘉禾抑制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加的趋势,成功实现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稳中有降。
  变化源自有效的心理干预。由于父母远离家乡打工,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失,留守儿童有6缺:学习缺辅导,生活缺照料,亲情缺温暖,行为缺约束,心理缺抚慰,安全缺保障。性格孤僻,自闭内向,与人交流沟通困难,自理能力差,等等特征,是留守儿童的共性。为帮助留守儿童解决这些成长的烦恼,嘉禾县下大力气,培养了一支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为每个学校配备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该县在乡镇中心学校建设少年宫,设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专业人才为留守儿童解答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心理档案,跟踪管理。社会爱心人士经常到学校和留守儿童集中供养的福利院,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抚慰。重视和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在嘉禾县形成了共识,有着良好的社会氛围。从县档案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王慧生,自学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经常到学校到福利院,鼓励留守儿童勇敢面对生活,走出封闭自我,被孩子们称为“我们的王爸爸”。第一位从集中供养留守儿童的县福利院走出来的大学生李阳丽,每周坚持回到福利院,与留守儿童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难题,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变化源自爱心关怀。由于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没有了至亲的关注,留守儿童普遍都渴望亲情,期待关爱和关注。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另类”行为,往往是由于内心的孤独,展示的是对被关注的渴望。嘉禾县龙潭镇中心学校六年级唐婷老师带的一个班,45人中有31名留守儿童,其中有一个留守儿童雷志伟,在一次车祸中母亲身亡,父亲瘫痪,司机逃逸,家庭陷入赤贫。唐老师接手该班2年来没听过他与别的同学说过一句话,在学校雷志伟也从不与同学一起玩,课余时间总是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学校操场的角落,默默不语。为帮助他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唐老师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找他谈话,把他的枯瘦的小手放在自己手心,對他说:“你的母亲去世了,今后你就把老师当作母亲吧。”雷志伟只是看了老师一眼,没有任何表情和言语。一次下雨后,唐老师发现雷志伟拿着鞋子在烤,然后再在鞋底放进几张废纸穿上,原来鞋子边沿开了一个口子。唐老师拿出自己的拖鞋让他换下,拿着这双鞋子去镇上修。从此,雷志伟开始与唐老师有了点头摇头的简单交流。后来,一次雷志伟生病,唐老师把他送到镇上医院,陪伴他打点滴到深夜,他趴在老师肩上失声痛哭。慢慢地,雷志伟开朗起来了,与同学们有了交流,终于融入了校园生活。由于缺少亲人的关爱,留守儿童常常会被外人的小小爱心所感动,封闭的心灵很难被别的东西所打动,却很容易被爱心所感化。嘉禾县在中小学普遍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行动。学校加强校内基本设施的配备和资金投入,建设少年活动中心,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建立视频聊天室,组织留守儿童与家长进行视频通话;每个学校都设立专用电话,让留守儿童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组织各类兴趣活动小组,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地释放天性。班主任根据不同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帮扶。
  变化源自系统思维。由于没有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嘉禾县有一个家庭,奶奶弱智,爷爷肢体残疾,家庭异常贫困,父母只得将三个孩子留在故乡求学,兼顾照料爷爷奶奶,南下广东东莞打工。三个小孩十分懂事上进,老大学习成绩学校年级第一,老二和老三也是班上前三。即便孩子们学习成绩如此优秀,但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三人性格都十分内向孤僻,内心极为敏感,根本无法与外人沟通。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加上留守儿童情况的复杂多样,决定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不是几次活动,也不是哪一个单位部门的事,需要系统思维。嘉禾县委县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协调县文明办、教育、司法、共青团、妇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引导志愿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利用政策、资金、人才等优势,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教育部门发挥主力军作用,学校为每名留守儿童登记造册,根据每人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关爱,将留守儿童作为特殊关爱对象,高看一等,厚爱一分。县文明办在乡镇中心学校建设少年宫,丰富留守儿童校园生活。与教育部门、志愿组织联合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解决他们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妇联在行政村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为留守儿童课余学习生活提供场所。民政部门选拔学习成绩优秀的留守儿童和孤儿到福利院集中供养,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司法部门对服刑人员的留守子女进行帮扶。志愿组织和爱心企业常常到学校、福利院,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咨询、送爱心等活动。
  变化带来的启示
  看似无解的农村留守儿童难题,在嘉禾我们看到了破解的曙光。这初露的曙光昭示着,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将不再是“野草一样生长”,他们成长的天空正迎来美丽的彩虹。
  发展,唯有发展地方经济,吸引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世纪性难题。
  健康,唯有解决好心理健康,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才能真正让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
  老师、学校,唯有发挥教育工作的作用,全方位介入留守儿童成长,才能较好弥补留守儿童父母这个“最好老师”角色的缺失。
  社会,唯有政府组织动员全社会资源,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氛围,才能使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充分迸发。
  (本文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报、新湘评论记者联合组织采写)
其他文献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创新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人类社会演进、中华文明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历史站位,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五大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
期刊
1月4日,“这里是湖南——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在致辞时用“一粒种子”向来宾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说:“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杂交水稻,就是湖南科学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的,它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们远离了饥饿,可以说是‘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长大以后也去学农”  20世纪70年代
期刊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欣赏他的才气,对他说:你可以在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問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理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的智慧和能力。 (腾敦勇)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老部长说过,这辈子有“两怕”: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確实,周恩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和事会予以严厉批评,听汇报时,他反对用“大概”“差不多”“可能”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而要求用准确的数字说明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高,有时甚至会让人下不了台:“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而且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要举轻若重一抓到底。
期刊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  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  第五,群众模范。  第六,学习。  五、共产党员的标准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期刊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
期刊
长征,不仅是人民军队辉煌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孤军远征的险恶环境下,红军一次次濒临绝境,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爆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战略指导能力和军事指挥艺术,是红军摆脱困境、直至取得长征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长征胜利的核心关键。战略方针是军事战略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实行战略指导
期刊
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伟大事件,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80年来,许多国际友人对长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盛赞红军长征。他们中有著名的领袖人物、军事统帅,也有专程来中国采访报道的记者、作家,更有一些外
期刊
1934年8月7日,原在井冈山地区坚持革命斗争的红17、18两个师约9000余人,根据党中央及中央军事委员会指示,组成红六军团,于江西遂川横石出发,10日突破封锁和包围,到达湖南桂东寨前圩,12日召开军团西征誓师大会,开始西征。红六军团的西征,既为党中央及红一方面军的万里长征拉开了帷幕,迈出了第一步,也为红二方面军的万里长征当了先锋。  其实,红二方面军是由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及红32军3支武装集团
期刊
这些天,一位岳阳小伙的名字,震动三湘、响彻华夏。有人说,他像一只勇敢的海燕,把无畏的身影留在海天;有人说,他像一朵洁白的浪花,把无限的深情献给世间。他就是湖湘儿女的优秀代表、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张超。2016年4月27日,在驾驶歼-15舰载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因飞机突发电传故障,不幸以身殉职,年仅29岁。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含泪挥笔:“张超烈士先进事迹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