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ao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与传统教学相比,新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还有很多的弊端,只有将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师要积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媒体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学生的生物成绩,增强高中生物课堂的活力,最终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媒体教学;高中课程;生物教学;利和弊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也使用了新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得出,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教学的比例高达88.77%,并且在课堂中使用新媒體进行教学的频度是54.8%。从这个调查结果能够说明,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新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更加多元化,能够有效地将课堂中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不仅如此,新媒体教学中能够充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能够在无形中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1] 但是,很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新媒体教学仍然只能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甚至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是优先选择传统教学的模式。所以说,现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使用的优势
  (一)使得教学更加直观
  高中生物的具体内容中,很多的概念和知识点都是经过科学家的概括总结出来的抽象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是将这些复杂而又抽象的知识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想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维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和吸收生物知识,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以致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教师通过使用新媒体技术将声音、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结合起来产生更加直观动态的效果,把抽象而又乏味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实现眼睛和耳朵的高度结合,更加简单地理解知识的内涵。[2]
  (二)有效增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苦累的事情,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有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增强课堂的教学成果。比如说,在“果酒与果醋的制作”这一章节的内容中,为了增加课堂的学习乐趣,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之前,搜集相关知识的素材,准备一些小故事。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这则小故事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讲解故事的同时传授相应的酿酒原理知识。[3]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得学生理解和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方式,将所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不断拓展课堂知识的容量
  高中时期的生物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了很多的内容。但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们并不能将每一个知识分析得十分透彻,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很多的知识和内容进行适当的刪减,全面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实现对难点和重点的理解和吸收。但是这种情况下,课堂的教学不具有完整性,有些学生刚刚激发了对知识的兴趣,但是很快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就结束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的矛盾,在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下自然迎刃而解。[4] 新媒体技术具有高存储量以及快速的显现功能,教师在备课时将大量的材料进行整合,等到具体的课程实践时就可以很快速轻松地进行教学工作,使得丰富而又有趣的教学材料充分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有效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加快教师的教学进度。
  二、新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弊端
  (一)新媒体技术运用过度
  随着教学内容的丰富,新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也会出现教师对新媒体使用的过分依赖,使得每一节的课程都是新媒体。与此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就是知识的板书,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教师的忽视。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过度不仅使得学生对这项技术的使用丧失了新鲜感,还会因为内容的过多,使得学生在具体的教学中无法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因为黑板上没有板书的指引,学生很难知道重点难点是什么,而且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内容记下来。所以说,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但是一旦过分依赖,会产生很多不良的效果,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主导地位
  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具体使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常常把教师教授知识的主导地位让给了新媒体,一味地使用新媒体展现教学内容,有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甚至都不说几句话,全程让学生自己观看和学习,这样的课堂很难使得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三)无法应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所讲的知识全部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展示的话,一旦出现了突发情况,教师会没有很好的对策去及时解决。比如说,某章节的知识不仅内容多而且相对复杂,教师为了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通过新媒体展现出来,那么,一旦遇到不同的班级,教学模式有很大差异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教学混乱的情况。
  (四)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概念、判断以及推理等多种思维模式,将客观现实进行间接且概括的反应过程就是抽象思维。学生的抽象思维是在高中阶段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6] 新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得学生不能主动地进行思考,没有机会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提高思考的能力。
  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应用新媒体的措施
  在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时,要具体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课程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除此之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来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不断消除新媒体中的弊端,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优化,让教学活动产生有效的成果。
  教师想要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果,应当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新媒体教学,并积极在课前设计中加强准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不要因为使用多媒体会极大地节约教学时间而加大课程任务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使用新媒体,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做笔记,并且对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节奏,遇到了难点一定要慢下速度,保证学生能够吸收知识,能够充分地思考。
  参考文献
  [1]李俪君,李冬阳,魏琪,武广大.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选择及应用[J].才智,2014,31:27-28.
  [2]迟琳.探究模拟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5):125.
  [3]匡薇,张小勇.成都三圈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以邛崃、蒲江、大邑三城区高中为实例进行分析[J].亚太教育,2016,(08):219-220.
  [4]孙敏.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与策略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228.
  [5]陶晓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0):44-45.
  [6]葛爱琴.试分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和信息技术的运用[J].电脑迷,2016,(11):167.
  责任编辑 李杰杰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困生是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的现象,英语学科中的这一现象可能较其他学科更加普遍。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有足够的耐心,同时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更有效的方法,多关注学困生、多鼓励学困生、多表扬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初中英語;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英
[摘 要] 近些年,核心素养已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在良好的数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提出了基础性、整合性与前瞻性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数学教育的本质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有相应的体现。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很多不同,应试教育主要以考试为主,而素质教育最终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要内容。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在教学中可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与方法,以便
今天,爸爸给我制作了一张奖励表,奖励表上有5项,做得好每天每项加5颗五角星,做得差就打一个“×”,那不仅没有五角星还要扣1颗。做完奖励表,爸爸问:“如果你全部做到了,那么你能得到几颗五角星?”我脱口而出:“5×5=25颗。”“如果你有二项没有做到,那你这天有多少颗五角星?”爸爸问。我说到“那不是25-2=23颗吗?我毫不犹豫地告诉爸爸。爸爸说你再想想,这时我疑惑的看了看爸爸,仔细地思考了起来,原来
[摘 要]新高考制度改革作为中国社会变革大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对国家教育意志的贯彻落实,也是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民生大事,已成为当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引擎。教师应清晰新高考给基础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颠覆性的变化,对功利价值观下教育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基础教育要回归育人功能定位,为不同特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服务,为打造我国优质教育体系培养专门人才,保证新高考政策的切
良好家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品格形成和发展。在时代改革、变迁的背景下,家风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鹤洞小学通过家校共育“好家风”的校本实践探索,积极探讨新途径:以开设父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该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于此,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阶段考察等,都应该致力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紧抓课内外阅读,注重书写和表述能力的培养,加强作文训练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教学工作中的难题之一,其难主要表现为:耗时长,效益低。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讲解阅读,但成效
网络在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初升高阶段学生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很容易沉迷网络,轻则出现厌学、逃学、弃学的现象,重则出现抑郁、轻生等现象
小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计算能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但单纯对学生进行计算技能的训练,显然又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等等。那末,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整合计算和问题解决,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及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的理念将以往的计算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践行,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地发挥多种对话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政治课新《课标》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研究和关注学生在什么样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