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语文课一直把重点放在学习思想内容,感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把学习内容、体验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这就导致了语文课程低效高耗的状态,老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见增长。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必须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怎样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在课程标准中有相对明确的实施建议,只要我们用心体会,还是能够抓住一些规律的。下面以我执教的《少年闰土》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一、坚守核心价值观,聚集关键教学目标
  长期以为,我们很多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是抓住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典型事件,理解少年闰土的人物特点。这样的教学目标,非常明显的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在单元导读里,帮助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这篇课文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特点呢?1.外貌描写2.典型事件3.夹叙夹议4.运用倒叙……这么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想通过短短的四十分钟让学生学习掌握,也不大可能,因此,我们确定教学目标一定要大胆取舍,对确定出的教学目标,我们要精雕细刻。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1.初识一个人,首先是这个人物的外貌。读课文第四段,勾画出描写外貌的句子,想想表现了闰土的哪些特点,并做上批注。老师出示补充资料,学生两相结合,抓住了少年闰土的特点:健康可爱,浙江绍兴人(戴毡帽是鲁迅笔下绍兴人特有的标志),生活在民国时代(民国时代的人戴银项圈寄托平安)。
  2.课文写了闰土的哪几件事?这节课我们要研究闰土的三处外貌描写与所经历的四件事有什么联系?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做上批注。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作者描写闰土的外貌,原来跟他经历的事有很大的关联:(1)海边拾贝:经常晒到太阳,吹海风,所以是紫色的圆脸。拾到的贝壳要用毡帽来装,所以要戴一顶毡帽;(2)雪地捕鸟:冬天冷,戴小毡帽保暖;(3)月夜刺猹:晚上去照看西瓜,因为猹很凶猛,很危险,他的父亲怕他出意外死去,所以要给他戴上银项圈;(4)潮汛看跳鱼儿:鱼儿活动的季节天气都比较暖和,太阳比较大,所以他才是紫色的圆脸。
  3.出示叶圣陶先生的话适时点拨:人物的外貌、态度、服饰等等是写述不尽的,在写述不尽之中提出一部分来写,当然非挑选那些跟他的思想行动发生关系的不可。
  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很好地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组织教学,学生就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破解语言奥秘,学习表达方法
  课文除了外貌描写,还写了表现闰土特点的四件典型事例,在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后,抓住重点事件,感受作者鲁迅先生运用语言的精妙。
  1.出示看瓜刺猹的对话。
  2.仔细观察对话,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一是有的对话缺少说话的对象,二是缺少说话神态的提示语。
  3.让学生加上说话的对象和提示语。
  4.比较朗读,是加上说话的对象和提示语好,还是直接出示对话好呢?
  得出结论:凡是两个人的对话,最开始加上说话的对象后,后面不再出现说话的对象,这样读起来更加简洁,没有出示提示语,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通过对比,感受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这是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策略。
  三、注重从读学写,做到读写结合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得多。因此,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这也是一种落实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策略。
  本节课抓住外貌描写,学生体会到了鲁迅采用速写的方法,写出了人物的外貌。因此,在抓住事例感受到人物形象特点后,教师引导学生:三十年后,我又与闰土见面了,此时我见到的是一个贫困衰老的闰土,你会挑哪几个方面来速写他的外貌呢?出示中年闰土的外貌图,根据作者描写外貌的方法,用几句话写出中年闰土的外貌。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之处,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完成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才是真正地进行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龙驹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认识友善  (一)歌曲《你鼓舞了我》  师:同学们,本视频中的演唱者不是一个普通的街头艺术家,他的触及人灵魂深处的演唱,以及反复出现的歌词“你鼓舞了我”使寒风中瑟瑟的游子感受到温暖,让黑暗中的人们看到光明。这里的温暖,光明就是友善,今天我们就以“友爱于心 善行于微”为题,开始我们的主题班会。  (二)手势“友善”  师:那友善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自古以来,我们与人交流交往时用很多手势来表达友好友
期刊
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什么?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教育是以德育为首,那么在国际视野下我们的德育该何去何从呢?我觉得在国际视野下,我们德育活动应回归到人的发展中来,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发展个性,彰显自信,让童年更有价值。  一、回归儿童,教育的主旋律  “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
期刊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要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思想品行,处理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还要能够从学生的各种行为出发,发现其身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善加引导。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以自己为出发点,通过自己个人的力量来进行,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然要与家长取得沟通,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一些班主任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缺乏方式方法,将与家长交流变成向家长告状,加之有些家长没
期刊
“悖论”(paradox),又译为诡论,吊诡。在文学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形式,矛盾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而在一个真理上统一起来。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一剧中从情节、意象、语言多个层面成功运用悖论这一手段。下面仅从意象角度,就剧中两个最具悖论色彩的人物——李尔和傻子,来谈谈这个剧本悖论手法的运用。  作为剧中主角,李尔是不列颠国王,是至高无上权力的化身。在李
期刊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数学课程的首要基本理念,要实现良好的教育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数学学习习惯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使用草稿本是诸多学习习惯中重要的一种。草稿本可以让教师把握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思考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近几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我着力培养学生使用草稿本,帮助他们养成
期刊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前进行了学情前测:某班39人,计算结果正确的有7人,其中只有2人会写计算过程,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了访谈,得知他们都是家长提前教过的。其余学生只会根据口算直接写出答案。而本课的难点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了突破本课的难点,笔者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从而形成技能。  一、案例  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幅点子图,
期刊
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安排一些练习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在练习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练习质量的高低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后续发展状况,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动笔做练习,在心理上尚未准备充分,加上对练习中的题型比较陌生等原因,所以经常出现作业质量不高的状况。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来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的练习,将作业质量抓上来,具体
期刊
《重叠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把1个人、2朵花、3支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但是,学生只是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但还没有抽象成集合的思想,以前所接触到的也只是单独
期刊
小学数学是一门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使小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数学情境,打造精彩课堂  1.巧设疑问,引出新课  小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点燃学生探究思维的火花。运用设疑导入新课
期刊
2014年9月初,为了积极响应“教师交流政策”,我从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初级中学来到了市一所相当有名望的初级中学进行为期三年的教学交流,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了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现我就两个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说说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一、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  城乡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的个性明显存在差异。城市学生阅读广泛,见多识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