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诗歌通释三则(二)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pingdu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眼中》写于金亡之后,诗歌选择了下层、上层两种视角,既看到百姓的苦难和士人的沦落,又看到有人依附蒙古、追求富贵或乘乱而起、割据一方的乱象。时事的纷乱也让他这位本想有为于世的人寒心,想到要早作归计。《山居杂诗》作于嵩山时期。山居环境和山村生活,使诗人在对自然景、自然物的感受中,获得了外在景物与内在心境的一致。《范宽秦川图》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采用歌行体的形式,由画中秦川到画外秦川,由所见到所思,由画到人,由画家到藏家,虽几经转折,却依然一气贯注,畅达流转,是题画诗中的名篇。
  关键词:元好问 《眼中》 《山居杂诗》《范宽秦川图》
  《眼中》通释
  眼中时事益纷然,拥被寒窗夜不眠。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
  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呜蛙自一天。
  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
  题目《眼中》,取诗的前两字,一般说,如此命题属无题诗。就这首诗所写,作无题诗看也可,把“眼中”看作题目也可,即眼中所见、观察所得。诗所写,乃是“眼中时事”之“纷然”,是金亡之后,诗人眼见新朝时事纷乱,感觉还是避世为好,是感叹时事之作。
  在蒙古铁骑的横扫之下,金灭亡了。金的灭亡,固然亡于外敌的进攻,也因内部的种种弊端,武将各保地盘,文官争权夺利,时局纷乱。旧朝灭亡了,元好问并非只唱挽歌,他要观察、思考,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新的政权又如何呢?
  还在汴京围城中,元好问感到,城破国灭,已不可免。他给当时在蒙古政权中的耶律楚材写了一封信,核心内容是向耶律楚材推荐当时中原地区的文化精英,共计54人。他说,此事“系斯文为甚重,故不得不为阁下言之”。他希望耶律楚材能够保护这些人,使用这些人,使他们在社会建设和政权建设中发挥作用,“诚以阁下之力,使脱指使之辱,息奔走之役,聚养之,分处之。学馆之奉不必尽具,缠粥足以糊口,布絮足以蔽体,无甚大费。然施之诸家,固以骨而肉之矣。他日阁下求百执事之人,随左右而取之,衣冠礼乐,纪纲文章,尽在于是,将不能少助阁下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之功乎?”(《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这段话对解读本诗很重要。以往对这封信,批评者说元好问写这信是大节有亏,赞扬者说他保护了众多士人。但还有极重要的一点反倒被忽略了:在元好问的观念里,不管在金在蒙,士人总是要为社会所用的。这是他的出处观。蒙古来了,他是否应该出而为世所用呢?他需要观察。观察的结果是,蒙古比金还糟糕,这个政权不可为,自己还是早早归隐去吧。这就是《眼中》诗表达的内容。还有一点,信中所写当时士人的生存状况,也让我们直观地了解所谓“衣冠今日”到底是怎么一种悲惨处境。
  首联首句是全诗关键:“眼中时事益纷然”。时事,指当前局势以及眼前发生的事。纷然,混乱的样子。这句言蒙古灭金之后,局势极其混乱。益,更加,更甚,是与前(金朝)相比更甚。金末时局纷乱,金亡后未见好转,反而加剧,政治时事,更加混乱。这是元好问的评估。这也让他这位本想有为于世的人寒心。时事纷然,使其忧心,“拥被寒窗夜不眠”,这“寒”,不仅是天寒,更是心寒。夜寒心尤寒,难以入眠。
  以下两联承首句实写“时事纷然”。“时事”如何“纷然”呢?诗的中间两联分写。元好问选择了两种视角:第二联是从下层看,第三联是从上层看。
  从下层看,他看到:一是“骨肉他乡各异县”,一是“衣冠今日是何年”。他乡异县,言亲人分离。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宋金蒙多年混战,许多家庭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解诗者多引元好问《南冠录引》的话坐实这句所指:“岁甲午,覊管聊城。益之兄邈在襄汉,遂有彼疆此界之限。侄抟俘絷之平阳,存亡未可知。”没有错,但这是元好问家事,而诗人这里说的是“时事”,关注的不是一家一身,而是天下,是天下无数家庭的离析。“衣冠今日是何年”,衣冠,指士人。古代士以上戴冠。这句确实有些难解,其实,“何年”可作“何世”解,言“是何世道”,或者用通俗的话解作“什么年头”,今日士人沦落,竟是何世?换言之:今日竟为何世,而使衣冠蒙难!现代诗人王彦行有“衣冠委地嗟何世”(《挽黄公孟》)之叹,正是此意。蒙古占领中原,士大夫沦而为奴,从事苦役者很多。此联为“时事纷然”,社会混乱之两种现象:百姓骨肉分离,衣冠之士蒙难。百姓的苦难、士人的沦落,这些都使诗人心寒、失望。
  从上层看,元好问看到:“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枯槐聚蚁,言一些人转附新朝,如聚蚁纷争,追求梦幻般的富贵。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仕途失意归家,一日醉卧,梦至“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南柯郡太守二十年,备享荣华富贵。后作战失利,公主又死,遭谗被遣归。醒后见宅南有古槐,槐下有蚁穴,方知所謂“南柯郡”,乃是古槐南枝上的蚁穴。无多地,言其聚蚁纷争,已无多少前景。旧的枯槐(金)倒掉,那些惯于争权夺利者又转战新的枯槐,依附新的政权,依然故态。元好问对之不屑:还有多少地盘(利益)可争呢?这是从金沿袭而来的纷乱。“秋水鸣蛙自一天”句融合活用《庄子·秋水》井蛙与《南齐书.孔稚珪传》蛙鸣典故,讽刺那些乘乱占据一地,虽如井底,也自以为是一方天下。《庄子·秋水》:“井鼂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鼂,“蛙”的古字。鸣蛙,《南齐书·孔稚珪传》载孔稚珪“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此句言这些人闹闹腾腾,不过如井蛙之鸣。此联为“时事纷然”、社会混乱之另两种现象,有人依附蒙古,追求富贵;有人乘乱而起,割据一方做土皇帝,如井蛙自鸣,以为自是一个小天下。这是宋金都没有的新弊。元好问看足了天下纷乱,“乱邦不居”,他要早作归计,于是有了尾联的“何处青山隔尘土,一庵吾欲送华颠”。尘土,指尘世,纷乱的人世。一庵,一间草屋。送华颠,度过晚年。华颠,花白头。这句是说,自己看够了这些,厌烦了俗世,想远离尘世,清净度日。哪怕一间茅庵,只要离开这纷乱的尘俗世界,让我清静度过晚年就好。
  但去哪里去找这样的清静之处呢?   《山居杂诗》通释(六选三)
  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其一)
  树合秋声满,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其三)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
  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其四)
  元好问兴定二年(1218)至正大四年(1227)居登封嵩山,过着耕读生活,这就是本诗题目中所谓的“山居”。而“杂诗”,如同说杂兴,即随诗人所见所感而作,也非一时之作。诗人把这些作品汇在一起,没有一定名字,就题作“杂诗”。这组诗六首,所选是其中一、三、四首。
  这组诗取名“山居杂诗”,山居,不仅说自己住在山中,更是标明,诗是写自己的山居生活,是山居生活的感兴。所谓杂诗,标明这些诗兴致不一,内容不同,随所遇而作,互相之间没有一定关系。《文选》有杂诗一目,李善注:“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李周翰注:“兴致不一,故云杂诗。”《唐文粹》则名为杂兴,所收诗题作杂感、杂兴、杂诗、感兴等,杜甫的《遣兴三首》也归在这一类下。元好问的这组诗,除了内容都是写自己的山居生活外,各首之间相互独立,这是与其他组诗不同的。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由于山居环境和山村生活,以及山居中诗人心境的共同性,这组诗还是有其共同点:都写自然景自然物,表现诗人闲静心态。色调自然轻淡,风格疏徐清浅,近于王维晚年田园诗。
  就所选三首诗看,其特色也很鲜明。绝句章法中有一类是一句一意,典型的例子如顾恺之《神情诗》:“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这种章法用得不多,但也有名篇,如杜甫《绝句四首》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就是,特点是四句诗每一句各自意义完整,优秀的作品每一句都能展示一个画面,四个画面组合成一首诗。元好问这组诗,可以说是运用这种章法的成功之作。
  其一写涧边与林中所见。“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两句说,野藤挂在竹上,因竹瘦难承其重而斜,僻幽之处花与草杂乱生长。从下两句看,此幽处应在涧边。“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两句,前句言本不觉有风,因林木高处树梢晃动,方知高处有风,树似乎展现了风的姿态。后句言:水流涧中,本应有声,但石上生苔,因苔滑消去了水流之声。这一首写荒林野涧,却写得如此幽静可爱。尽管四句各一意,但四句之间的关系还是明显的:一、三句“瘦竹”“林高”写林(高处),二、四句“幽花一苔滑”写涧(低处),前两句“藤斜挂”“草乱生”静态,后两句“风有态”“水无声”动态。每一句都如一幅小景速写,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其三与前一首不同,前一首是对外物的描画,这一首是写诗人心境,表现诗人心境之“闲”。“树合秋声满”句,树合,即“绿树村边合”之意。秋声,秋天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诸如风声、落叶声、虫声、鸟声等,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这句说,因村周树木密合,空中满是秋声。“村荒暮景闲”,写小村荒僻,傍晚景象闲静。“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两句,写夏秋之交天气的突变。云遮青山,云去青山复现。白雨,暴雨。李白《宿鰕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两句写夏末秋初的特有天象。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彩虹过后又下起暴雨。这两句的妙处不在天气的突变,而在于写出了诗人长时间静静地观察、观赏着天气的变化,从雨到虹再到雨,而后云散天开,青山复出。前两句与后两句似乎无关,但都是诗人在闲静心态下静观所得。诗人在夏秋之交的傍晚村边消暑,“树合秋声满”与“村荒暮景闲”,都可感受诗人在其中,“满”与“闲”都是诗人的心理感受,其中“闲”是关键,没有闲静心态,就感受不到秋声之“满”。
  其四“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两句,川迥,指河流长,这里兼有荒僻之意,用法如杨万里《秋热追凉池上》:“圃迥人全寂,池清慮自消。”与下文“山深”互文,“深”也有僻远意。竹港,岸边长有竹子的小河。“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两句,“疏烟”指傍晚原野与树木上淡淡的烟雾。沉,没人。这句说,眼望飞鸟渐飞渐远,如沉人平野疏烟之中。下句说,耕牛伴着落日归去,如落日送牛归。其四与其三一样,似乎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没有关系,但细读会发现,四句是以诗人活动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诗人沿川人山而行,在天将暮时又到平野。“川迥”“山深”都是诗人行踪的记录,因为只有走过才知“川迥”,只有进去才知“山深”,而“枫林散”(枫树稀稀落落地沿川散落着)和“竹港幽”(涧上因竹更觉幽深)是路过所见所感。鸟去牛归,是只有在平野才能见到,这两句给人特別感觉的,是动词“沉”与“送”的运用,飞鸟远去并非沉人云中,“沉”是利用人的错觉写出一种独特感受;同样,曰不送牛,“送”是诗人主观加给落日的意念。这些都显示出元好问独特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用字出乎意外,细想又很生动,体现了诗人非凡的炼字功夫。
  一个真诗人,要能在人们习以为常中,在常人看来日复一日、平淡无奇中,感受诗情诗趣,写出富有诗意的作品。读这组诗,不得不说,元好问是真的诗人。
  《范宽秦川图》通释
  乱山如马争欲前,细路起伏蛇蜿蜒。
  秦川之图范宽笔,来从米家书画船。
  变化开阖天机全,浓澹覆露清而妍。
  云兴霞蔚几千里,著我如在峨嵋巅。
  西山盘盘天与连,九点尽得齐州烟。
  浮云未清白日晚,矫首四顾心茫然。
  全秦天地一大物,雷雨頊洞龙头轩。
  因山分势合水力,眼底廓廓无齐燕。
  我知宽也不办此,渠宁有笔如修椽。
  紫髯落落西溪君,长剑倚天冠切云。
  望之见之不可亲,元龙未除湖海气,
  李白岂是蓬蒿人。爱君恨不识君早,
  乃今得子胸中秦,作诗一笑君应闻。
  这是一首题画诗。范宽(950?-1027),北宋著名画家,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名中正,字仲立(中立),与李成、董源并称北宋山水画三家。传世作品有《谿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秦川图》是范宽的作品,未见传世。   此诗题下有注:“张伯玉殁后,同麻征君知几赋。”张伯玉即张瑴(jue),字伯玉,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因多须,人称张髯,故诗后自注言:“此特张髯胸中物耳。”诗的背景、本事,涉及的人与事,都非常清楚:长着一大把紫胡子,人称张髯或髯张,以豪侠著称的张瑴去世了。这张瑴是位非凡人物,刘祁《归潜志》对他有描述:“少有俊才,美风姿,髯齐于腹。为人豪迈不羁,奇士也。……雅尚气任侠,不肯下人。……以诗酒自放,偃然为西州豪侠魁。邑令、过使皆下之。喜称人善,交游有患难,极力挈扶。俗子少不愜意,辄熳骂。”李纯甫《送李经》诗,开头一句:“髯张元是人中雄(自注:张谓伯玉)。”这样人物,元好问曾愿交而不得,心中有憾,他在这首诗后自注有详细交代:“予七年前过郾城(按今属河南漯河),伯玉知予来,而都无宾主意,予亦偃蹇(怏怏貌)而去,尔后虽愿交而髯殁矣,未尝不以为恨(遗憾)也。今日子思兄弟出此图,求予赋诗,酒恶(醉酒身体不适)无聊中勉为赋此。画本米元章家物,有韩子苍题名,元章以为中立,而元晖以为中正,以予观之,此特张髯胸中物耳。”张瑴去世后几年,金正大六年(1229),他儿子拿出他的珍藏——宋代山水名家范宽的名作《秦川图》,请元好问、麻九畴等人题诗,元好问写了这首诗,成为题画诗的名篇。麻九畴(1183-1232),字知几,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人,一作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人,官至应奉翰文字,能诗。哀宗时曾被征聘,故称征君。麻九畴所赋诗今存,题作《跋范宽秦川图》。
  这首诗,可以说是大画家画出大秦川,大手笔题咏之大作。首先是画家之大,《宣和画谱》载,范宽“画山水,初师李成。既乃叹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乃脱旧习,游秦中,遍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之骨法。”游秦中是他成功的关键,《秦川图》是他成功的标志性作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有“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句,难得有人像范宽这样,以亲历画出《秦川图》。元好问见到的这幅《秦川图》,“有韩子苍题名”。韩子苍,韩驹,字子苍,北宋人。曾官秘书省正字,累官著作郎。负责校正御前书籍,故古书画中常有其题名。有韩驹题字,说明此画应为真品。又经过大师级画家米芾父子的收藏。大画家之大作是无疑的了。画的秦川呢?秦川泛指今陕西、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地带,号称“八百里秦川,”。周、秦、隋、唐,在这里兴起。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元好问观图而浮想联翩,想到秦川的历史,自然生出无限感慨。
  诗开头八句,即从“乱山如马争欲前”到“著我如在峨嵋巅”,正面咏画。借用清人金圣叹的话说,这八句写出了范宽的“妙眼所见”与“妙手所写”,写出了八百里秦川的天然之真、气势之大。
  前二句:“乱山如马争欲前,细路起伏蛇蜿蜒。”展示了一幅乱山如马一样奔腾的画面。以马喻山,前人如苏轼《雪浪山》:“太行西来万马屯。”婉蜒,本指龙蛇等曲折爬行之状,这里借指山路曲折延伸之貌,言画中山间道路如龙蛇蜿蜒。第四句“米家书画船”,米家,指北宋米芾与其子米友仁,父子都是著名画家。黄庭坚《戏赠米元章》诗:“沧江静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任渊注:“崇宁间,元章为江淮发运,揭牌于行舸之上曰:‘米家书画船。”米芾字元章,其子友仁字元晖。这两句说,《秦川图》是范宽所作,经由米芾家旧藏。第五、六两句:“变化开阖天机全,浓澹覆露清而妍。”变化开阖,即开合变化,借文章章法言画面布局有放有收。天机,本指天然灵性,这里指天然自然之趣。天机全,言画面是对秦川山水不破坏天机的自然呈现。覆露,即或覆或露,或隐或显,指画中景物的隐现。第七、八句,云兴霞蔚,指云气升腾、彩霞聚集,比喻景物绚丽多彩。《世说新语.言语》记顾恺之论会稽山水之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几千里,指千里,“几”是将近、几乎之意。“著我如在峨嵋巅”,著,此为放置之意。峨嵋,即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这两句写观画之感,言《秦川图》咫尺含千里,千里秦川,尽入画中,观画如置身峨眉之顶,俯视千里秦川。
  “西山盘盘天与连”以下四句,写元好问观图的联想与感慨,当然是诗人的妙观逸想。“西山盘盘天与连”,西山,指秦川以西的山岭。盘盘,这里是巨大之意。“九点尽得齐州烟”是“尽得齐州九点烟”之倒装。齐州,如说中州,古时指中国。九点烟,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言从天上看九州,小而模糊如九点烟。《禹贡》把中国境内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诗人借李贺诗意,想象自己站在更高处俯视大地。当他俯视大地时,触发了对当前国势的深忧,浮云蔽曰,国势危殆,此心茫然。这四句是过渡,从上文写画中秦川转向下文的现实秦川。
  “浮云”句,古人常以“浮云蔽曰”比喻奸佞蒙蔽君主,政治昏暗。陆贾《新语·慎微》:“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矫首,昂首。矫,通“挢”,昂起。“四顾心茫然”,用李白《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意。这两句是观画引起的关于国势的感慨。“全秦天地一大物”,眼界已脱出画面,也不再就秦川说秦川,而是在天下大背景下看秦川。澒(h6ng)洞,指漫延,弥漫。轩,轩昂,高峻,昂起。龙头轩,谓神龙昂首。这两句从画中脱出,写现实中的秦川,言秦川在天下的地位,如高昂的龙首。“因山分势合水力,眼底廓廓无齐燕”二句,前句写秦川山水形胜,言山川因山之走势水流之力而分合。廓廓,指广袤空阔。齐燕,即齐与燕,周时两国名,泛指山东、河北一带。这句是登秦川高山而小齐燕之意。
  “我知宽也不办此,渠宁有笔如修椽。”不办此,做不到这样,即无法把以上四句所写画成图画。渠,即他,指范宽。宁有,即哪有。笔如修椽,指笔力雄健。修,指长、大。《晋书·王珣传》:“殉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所草。”后因以“笔如椽”喻大手笔。胸有天下者必为天下士,如此心胸已远远超越画家范宽的境界,已非范宽所能达到(宽也不办此)。有此心胸境界,只能是住在郾城西溪的“湖海之士”张殼了。“紫髯落落西溪君,长剑倚天冠切云”,这两句显示出张瑴非凡的标格。落落,指豁达、开朗。西溪君,指张瑴。长剑倚天,典出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切云,战国时高冠名。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这是屈原的诗句,元好问拿来描写张瑴,可见此人是怎样的精神气度!
  最后六句,是诗的结尾部分,落在了诗人与张瑴的关系上。“望之见之不可亲,元龙未除湖海气,李白岂是蓬蒿人”,这三句以三国时陈元龙比超拔不群的张瑴,而以豪迈放犷的李白自比。陈登,字元龙,三国时下邳人。《三国志·陈登传》载,许汜对刘备说:“元龙湖海之士,豪气未除。”刘备要他举事例说明,许汜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主客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则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釆。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本诗后自注有“予七年前过郾城,伯玉知予来,而都无宾主意,予亦偃蹇而去”之语。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以李白自况,自言绝非许汜那样的庸碌之辈。
  最后三句说:自己爱张瑴,遗憾的是没有早曰相识,今日见到张瑴收藏的《秦川图》,才了解张殼非凡的胸襟:他胸中自有一大秦川,有胸怀天下之气度。最后“作诗一笑君应闻”,用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一诗结尾成句。尽管过往似有芥蒂,但一方有陈元龙的高标,一方如李白的杰特。逝者往矣,当诗人感受到逝者非凡的胸襟时,一笑释怀,成就跨越生死的两心契合。“作诗一笑君应闻”一句,用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结尾的成句而融化无痕,妙用前人成句如同己出,也显示诗人的超人才华。清人查慎行评此诗:“‘全秦天地一大物’四句,大手笔作大开合,全秦形势在我目中矣。‘爱君恨不识君早’三句,结归张伯玉,奇矫尤出意表。”确实是题画诗奇特的结尾。
  全诗由画中秦川到画外秦川,由所见到所思,由画到人,由画家到藏家,虽几经转折,却依然一气贯注,畅达流转。这得益于诗人选择了歌行体的形式,發挥歌行体流畅的特点,又适当在单句处用韵,故意转而气贯。
其他文献
从人类诞生以来,讲故事就成为共同的精神活动。讲故事就是用这种虚构、假设、想象的特殊素材,叙述出一种充满个人性思想,一种对过去、现在及其未来的思考。因此,故事,说到底是个体性思想。作为叙事艺术的电影也不例外。当下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资本的介入带来许多硬件方面的解决,但缺乏思想、文化的弊端已经非常尖锐了。没有思想,故事内容当然无聊。于是,小鲜肉、流量明星等消费主义残渣尘嚣日上,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不
期刊
摘要: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我们所需要的是“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刘半农是鲁迅所说的“革新的破坏者”,他“革新”的理想,就是“希望中国的民族,不要落到人类的水平线下去;希望世界的文化史上,不要把中国除名”。并为此屡建殊勋,成了“文学革命”阵营里一位叱咤风云、骁勇善战的闯将。  关键词:刘半农《新青年》“双簧戏”《扬鞭集》《瓦釜集》  我国著名的文学革命家、语言学家刘半
期刊
坦白地讲,我并非一个疯狂的诗歌追求者,也很久没有安静地读诗了。然而,我有幸终于找到一个非常适合的时间,认真地阅读了《在陌生人中旅行》(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诗集中的每一首诗。在阅读的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某种吸引,那种素朴而有力地凝结于诗行中的理性的吸引。这种理性不仅体现在诗人对于自我日常生活的反思与回望中,也表现在他对于大千世界自然风光与俗世景观的关注里,还闪烁在他对于异国风物与现代艺术的
期刊
平仄练习  为了能够真正掌握这些规则,还要做些练习,先把格律诗的八种平仄谱式一一写出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各有四种谱式,即平起入韵式、平起不入韵式、仄起入韵式、仄起不入韵式。什么叫平起?什么叫仄起?不是第一个字平声叫平起,而是指第一个节拍的节奏点(即第二个字)是平声就叫平起,第一个节奏点是仄声的就叫仄起。“空山新雨后”的“山”是平声,就是平起,“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急”是仄声(古音读入声),就是仄
期刊
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于思想导向、对于社会效益、对于文化精神的追求。作为一个被不断强化的对于中国电影的时代律令,它已经超过了我们对于票房业绩、对于经济效益、对于市场规模的诉求,并且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要务。就女口何实现当前中国电影的历史使命这一根本性的问题,本刊与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一起,共同邀请电影界几位专家、教授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学界通常认为《庄子》三十三篇中最重要的是《逍遥游》《齐物论》两篇。陈柱《阐庄》说:“故庄子之书,大旨尽于内篇,而内篇中之最要者,则《逍遥游》《齐物论》者两篇而已。”冯友兰说:“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之中。”那么,《逍遥游》与《齐物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有学者把《逍遥游》和《齐物论》对立起来,认为逍遥和齐物之间存在不可调解的价值悖论;也有学者以为两篇之间是一种主从
期刊
曼叔,你怎么能不告而别?我们不是说好要在四五月聚会北京吗?你在电话里说:“好久不见了,等我在香港艺发局申请下来《文学评论》能够继续出版的资助,即赴北京,拉上陈漱渝,我们好好聊一聊,乐一乐……”  可是,我等到6月4日,还没有你的消息;当我正要给你发微信询问何时来京时,《香港文学》总编辑周洁茹女士给我发来噩耗,说你走了。因为微信多有不实,于是又问她所言是真是假。她马上回信说:“真的!2019年6月2
期刊
第一章 霍金之死  2018年3月14日,霍金先生去世。作为当代最负盛名的科学巨人之一,他的去世引发了各界极大的关注。  对于仅仅知道霍金的名头而对他的伟大建树不甚了了的大众而言,恐怕更多会在意霍金极为奇巧的生日与忌日。而对霍金之死报道的种种文字里,自然也不乏专门追逐奇巧的花边写作。  霍金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一天,正好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去世300周年忌日;而霍金去世之日,又恰恰是伟大的科
期刊
业内人士如陈子善教授早就习惯于将古远清教授称作“古老”,在他并不是真正应该被称作“古老”的时候;现在年届耄耋,可以称“古老”的时候,我仍然觉得他很年轻。  他的性格非常年轻。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副从不显老的面庞堆积着顽童似的笑。我不能确切地记得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第一次认识古老,我的印象是在北京和平里的一个招待所,在一个有些昏暗的楼道里,来自江苏的刘红林向我介绍了一起来开会的古老。那时他们好像是参
期刊
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在武汉举办了“当代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与实践座谈会”,我有幸参加了这个会并做了主题发言。在这个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寿登耄耋的古远清先生。他端坐在我斜对面,面庞红润,目光炯炯,双眉紧蹙,神情焦灼。挨着他的由左往右依次是张玉能、陈美兰、王先霈、於可训等老先生。对于这些老先生的著作及重要文艺理论批评思想和观点,如我等晚生后学肯定是当作教科书来拜读和学习的。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