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文艺青年最爱扎堆的地方

来源 :up向日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曙光北路,一条种满法国梧桐的街道,深秋,这条街道一片金黄。走到这条街道,穿过一楼名叫“莫奈花园”的明媚花店,走上木质楼梯,便是目的地——page1扉页咖啡馆。掌柜长安是标准的文艺女青年:习字,练得一手娟秀的小楷;谈琴,钢琴和古琴,律动中西;悦读,知文史,通哲艺;背包客,在路上,只带回照片与记忆;YOGA,伸展肢体,休养生息,做温润如玉的女子,在柴米油盐里倾倒众生。
  她曾说,一个女人,25岁前活在气质里,25岁以后,要开始有自己的气场。她也这样做到了,以自己的温柔、包容、悲悯、豁达,聚拢了一帮艺文志趣相投的人,开一家足以为生却不至富贵的咖啡馆,给这座被讥讽为“文化沙漠”的城市里,那些有志于NGO的公益志愿者,提供零门槛的沙龙场地。
  
  赚到钱容易,赚到一种生活,不易为什么这家店会取名叫page1?面对这个问题,掌柜长安姑娘说:“人生中总有第一次、第一页是难以忘记的,当你钟情于一样东西,它是一切,一切是它。”于长安而言,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得以实现,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咖啡馆,这就已经翻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页,所以,取名page1扉页,体现的是当时长安翻开人生新篇的心情。
  有人这样说:我想独立咖啡馆或许赚不了大钱(但连锁咖啡馆却可以发展成跨国企业),然而为什么全世界仍有不少人梦想开个小咖啡馆呢?因为,人们想的不只是赚钱,而是赚到一种生活。长安就是这样的想法。“开咖啡馆是少数可以结合生活兴趣的工作,也许不见得是一生一世的工作,但村上春树如果不是先开了十几年的爵士咖啡酒馆,恐怕日后很难成为写《挪威森林》的人。如果许多城市里没有愿意开小咖啡馆的人,那个城市不管再有钱,都只是一个内心空虚的城市。”
  想借场地做公益沙龙的,这里零门槛提供服务
  page1之所以在城中颇有口碑,是因为这里承办过不少公益性质的文化沙龙。有关环保、有关诗人的凭吊、有关社会环境的思考、有关旅行的意义、有关小动物保护……“很多人讥讽长沙是文化沙漠,我并不这样认为。长沙还是有很多人,做NGO,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乐意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场地,像公益性质的绿色沙龙,甚至我也允许客人们自带矿泉水来听讲座,消费不是目的,分享才是快乐。”
  长沙艺文圈的人,都爱扎堆来,属于他们的“老地方”
  掌柜长安说:“开店时,我就特意配置了投影、音响等设备,就是为了能办小活动,跟朋友们有更多的交流。我的朋友有文化圈的,他们乐意来讲他们的书事;有旅行圈的,可以来讲旅途的事;有音乐圈的,能分享他们的私享唱片;有插花师、插画师,可以做插花课堂,插画展……一切,都只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店里大多数熟客都是长安的老友,不仅在店里有自己的专属书架,更有自己习惯坐的位置。因为有更多交流的需要,店里也提供私房菜和酒水。是以,倘若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你发现咖啡馆里有三五面容娇好的女子,微醺,便在店里自顾自的翩然起舞,巧笑倩兮,切莫惊诧,亦无须撤走,不妨加入她们吧。
其他文献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春天里》被“旭日阳刚”翻唱走红,汪峰表示很不爽。贾斯汀·比伯靠YouTube红遍世界,但有女人带着孩子来认爸爸。瑞贝卡·布莱克因网络歌曲《星期五》被骂的够呛,但这不妨碍她一直火到了大洋彼岸……  15年前音乐工业正值辉煌,15年后音乐工业面临坍塌。像是一瞬间,“巨星坠落,唱片公司倒闭,磁带,CD机都变成古董,两百块不到买的MP3,里面装的音乐你可能从来没有听完过。  王
期刊
独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小孩来说,经济独立不易;对工作已久的职场人士而言,生活独立不易;对梦想开咖啡馆的文艺青年来说,做成独立咖啡馆不易;对做成了独立咖啡馆的人而言,坚持独立纯粹不易。生活中总是有太多牵绊和困难,上涨的房租、难寻的地段、难觅的员工、难搞的装修、难煮好的咖啡豆、难抢的停车位……一切都让独立咖啡馆之路愈发荆棘丛生。在台湾人眼里,做咖啡馆这件寻常小事,到了娱乐之都长沙,几乎就成了“无餐饮
期刊
“我们小时候都不知道牛奶是白的”  Steven和Tony一出生就注定是要和咖啡打交道的,他们是三代的咖啡世家:1952年,爷爷黄四川因为战乱去了印尼,开始在印尼当地以种植咖啡豆为生,后来父亲黄重庆创立碧利实业,从事进出口贸易,在1980年咖啡还靠进口,得缴高额关税,属于“奢侈品”,彼时喝咖啡的人不多,做咖啡生意获利相当有限,但黄重庆仍然坚持了下来,让碧利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咖啡品牌之一。  家里,
期刊
去年11月,太平街又多了家咖啡馆,名叫“库库”(coucou)。库库(coucou),在法语中,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间相互问好的用语。“我们将店名取为库库,就是想跟每一位客人成为最亲密的朋友。”老板娘张凡说。她的老公刘洋补充道:“开个咖啡馆,是我跟老婆还未结婚时就已经有的梦想。结婚六年后,这个梦想终于达成了。”这对让人羡慕的咖啡伉俪之前都在深圳工作,一个搞金融一个做房地产,打拼多年,夫妻双双都做到
期刊
有人说:“100个叫嚣要开咖啡馆的人,最后会有5个人开成一个咖啡馆。5年之后,还有一间咖啡馆仍继续开着。”原本郑南以为自己会属于那多数的95人中的一个,没想现在却成了少数里的5个人,而五年之后,他希望自己依然站在这家叫做Be lived的咖啡馆里,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他不慌不忙地守在吧台后面,调着一杯恰到好处的espresso,和来店里的客人轻松的聊天,聊什么?也许是从一杯咖啡开始吧!    
期刊
“我不会经常待在店里,这样每次来总会有新的发现”  上午,太阳慢慢地投进阁楼,摩恩咖啡的老板周伟坐在窗边微微伸了个懒腰,身子靠后陷进碎花的沙发里,说话的声音也开始带着一些慵懒:“我们做咖啡馆肯定首先是要对得起‘咖啡馆’这三个字的,咖啡馆一定要有它的氛围,这种氛围也许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是会慢慢形成起来的。”  摩恩咖啡馆做咖啡,同时也做一些简餐,但来这里的客人大多还是冲着这里的咖
期刊
不久前,一场“长沙爵士音乐周”让这个浮躁城市的靡靡之音里生出了一些新鲜别致的味来。虽然这尚属小众的西洋艺术,并未有爆满的观众,但能看到沉醉在其中久未离场的花甲老人,作为活动发起人的文烽还是挺开心的,不枉费筹备音乐周里掉下的十几斤体重。  他,10岁开始学习音乐,15岁进湖南艺校学民族打击乐,18岁组建第一支摇滚乐队,23岁和乐队一起去深圳发展,27岁漂洋过海闯荡美国,拿全美鼓手大赛亚裔最佳鼓手奖,
期刊
正是晚餐时分,人民西路一条街上,打着咖啡馆旗号的各色小馆,都在忙碌着餐饮生意。整条街上弥漫着私房菜的烟火味,和觥筹交错的热闹。  而人民西路88号,FIR咖啡馆,却飘散出浓郁的咖啡香。不提供餐饮,因而饭点上店内客人不多,惟有舒缓的音乐,彰显着闹中取静的坚持。店主向娟,算是较早进驻人民西路的那一拨,和现在新加入的其他“咖啡餐饮馆”店主们相比,她无疑是个“和钱过不去“的少数派。    烘培咖啡馆,长沙
期刊
午后,阳光洒进Moungar423,眼前这位端起咖啡杯,有些微胖的男人,就是Jeff,咖啡馆的主人,他开口说第一句话,便有人问到:“台湾人?”他笑了笑,对,我是台湾人。从2006年到现在,他创造的咖啡馆,成为城中文艺青年、小资的集中地。    人民西路最早的咖啡馆,没有“剁辣椒”,不提供任何吃的,却每天客似云来  2006年,Jeff在人民西路开了最早的咖啡馆,取名为“Moungar423”。刚营
期刊
长沙本土的咖啡豆已经收割近半月了,可这批咖啡豆一颗都没有销售出去,并非滞销,而是因为农庄总经理李炳耀看到了“草本咖啡豆”广阔的前景,想自己引进生产线,专门加工“草本咖啡”。    过程    种植咖啡豆的工序比水稻复杂,难伺候  今年四月,李炳耀从黄花镇做咖啡豆生意的黄老板手中购买了一批咖啡豆,他一再强调,这是草本咖啡豆,不是木本咖啡豆。“木本咖啡豆种植成本高,国内的气候条件也不允许,平时我们喝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