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物权行为若干问题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对物权行为理论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更有其现实意义。笔者试图从物权行为的争议、特征以及物权行为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谈初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方。
  关键词:物权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
  
  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对物权行为理论若干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更有其现实意义。笔者试图从物权行为的争议、特征以及物权行为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谈初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方。
  
  一、有关物权行为的争论
  (一)物权行为特征
  物权行为,是指以物权的设立、变更和消灭为目的,与登记交付相结合的法律行为。物权行为具有以下明显特征:1、目的性。物权行为是一种以设立、变更、消灭物权关系为目的行为,当事人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独立性。物权行为一般情况下是基于债权行为,但又独立于债权行为,它不是债权行为意思表示的重复,而是债权关系的延伸,是一种新的意思表示;3、无因性。物权行为不受债权行为效力的影响,当债权行为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物权行为不当然失效;4、法律性。物权行为必须依法进行,并依法产生设立、变更、消灭物权的法律后果。
  (二)有关物权行为的争议
  在我国主要有二种观点,民法界的主流即通说,是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所谓转移物权的合意实际上是学者虚构的产物,它本身不可能超出债权合同。交付行为并不是独立于债权合意而存在,实际交付标的物不是什么单独的行为,而是当事人依据债权合同而履行义务的行为。就登记来说,其本身并非民事行为,而是行政行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理论虽然有利于维护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利益,但这种保护是以损害民法的公平和诚信原则为代价的。[1]在现代民法普遍建立起善意取得及公示公信制度后,物权行为无因性之生存空间已丧失殆尽,其所谓交易保护机能已被这些制度所抽空。如从利益衡量角度考量无因性在交易上的机能,则可发现无因性乃与现代人类之正义的法感情,法意识及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相悖。[2]肯定说认为:物权行为的存在既符合实际,又符合法理,在一个交易中既有债权行为又有物权行为时,不能因表象性的债权行为而否定较深层的物权行为。[3]物权行为的确立必将同时有利于物权公示制度的完善,这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权经常变动但又需要担保物的权利无暇以求得交易安全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立法应承认物权行为
  (一)承认物权行为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物权行为理论的核心是独立性和无因性,即物权的合意与交付、登记行为的结合而独立于债权行为。债权行为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交付的物权行为不当然失效。笔者认为,在现实的财产流转、商品交易过程中,物权行为是客观存在的法律现象,而不是学者的虚构。理由如下:
  1、从时间上看,债权行为总是在先,物权转移在后,在这时间差中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异,应该承认大多数物权转移是以债权合同为基础的,有些债权合意和物权合意可以竞合。但不能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会发生变化,物权转移是债权行为的延伸,但不等于是同一意思的重复。
  2、从意思表示看,作为原因行为的债权合同是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之合意,物权行为是当事人设立、变更、消灭物权关系的意思表示之合意,一般情况下,先有债权行为,后有物权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以竞合,但并非等同也不能包容。在某些情况下,物权行为并非以债权行为为前提,如赠与行为,特别是家庭成员、亲密朋友之间的动产赠与,其物权转移的合意,并非以债权合同为前提更不是债权行为的履行。
  3、从客观效果看,把所有的民事流转、物权转移行为都严格区分其债权行为、物权行为,显有不妥,如不因当事人意思为原因而成立的物权变动,即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事实行为而原始取得的物权,可不必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但对因买卖引起的物权转移及一些不动产的他物权(如抵押权、地上权、土地用益权等)的设立变更、消灭,区分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极为必要,否则不动产的公示原则难以贯彻。因为我国立法至今仍采用的是公示登记生效主义,而不是公示登记对抗主义,即没有公示登记行为,物的合意不能成立,物权的设立、变更和废止即为无效。
  由上可见,物权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而不仅仅是履行债权合同的事实行为。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事实行为是法律直接依据事实本身确认其效力,而无需考虑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法律赋予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以法律约束力。正如台湾学者史尚宽所说“物权行为谓以物权之设定、转移、变更或消灭为目的之法律行为”,而“事实行为仅与意思表示行为相区别存在”。事实行为不依赖于行为人的意图而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是被法律所确认的意定后果。
  (二)承认物权行为是保护交易安全的必须
  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是民商法立法和司法所追求的目的,也是这些法律存在的意义所在,德国学者萨德尼创立的物权行为理论最大贡献就在于保护交易安全 。
  1、物权行为无因性扩大了不当得利的范围
  根据物权行为理论的无因性,当原因行为(债权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时,已经交付的标的物所有权仍然发生转移,原所有人不得行使物上请求权,而只能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这无疑扩大了不当得利的适用范围。而传统的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一方获得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损。两者相比较具有以下异同:(1)相同之处:一是两者的受让方都获得利益;二是两者获得利益都是基于给付原因欠缺而产生;三是两者获得利益者都没有合法根据,物权行为的交付因原因行为被宣告无效和撤销应视为缺少合法根据。四是两者的利益获得与损失之间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2)不同之处:一是两者获得利益的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不当得利的利益可因对方无权处分、不适当处分获得,也可因本人拾得不还等形式获得;而物权行为无因性只能是对方不适当给付获得。二是两者利益与损失的范围不同,传统不当得到的利益与损失的范围不必相同,以获得利益的数额为准;而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利益和损失近乎一致。
  2、物权行为理论与善意取得制度不能相互取代
  善意取得,亦称即时取得,是指动产占有人无权处分其占有动产,但其将该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善意取得是基于占有的公信力来维护交易安全的信赖基础。善意取得与物权行为的抽象原则主要有以下区别:(1)两者的客体不同,前者一般只适用于动产,后者既可适用于动产,也可适用不动产;(2)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前者的受让人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即不知道或不应知道标的物不属于让与人,后者对受让人不苛求必须是善意的,如确属恶意,可适用不当得利之债来补救;(3)两者的原因条件不同,前者可基于债权关系,也可基于物权关系,后者只是基于债权关系。(4)两者的权利不同,前者的转让人是无权让与,后者的受让人与第三人让与时为有权让与,只有当原因条件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后才是无权让与。善意取得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虽有相似之处,但并非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在实践中为保护交易安全起着异曲同功之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后者比前者更优越,因它不受“善意”之限,且实践中往往对善意的认识争议较多,因为善意只是受让人受让财产时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取证较难,容易使诉讼时间拉长,而采用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可以减轻举证责任,更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也有利于发挥物的经济效用,发挥整个社会财富的动态效用,促进经济发展。
  
  注释:
  [1]孙宪忠:《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2]王利明:《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
  [3]陈华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物权行为及无因性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
其他文献
检察公信力是人们对于检察机关职能行为的信任程度,是检察机关的公共影响力,它关系着检察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关系着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形成与发展,社会各阶层以及不同社会主体的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愈加错综复杂,各种新型的社会问题、社会纠纷不断涌现,使得检察机关的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检察公信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充
期刊
政法部门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力量,在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法队伍中的腐败直接损害了法治的权威,动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公正的信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政法队伍中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权钱交易,中饱私囊。政法干警利用特殊的身份或手中的权力,私分、占用暂扣物品、赃物。将执法权力商品化、市场化,为了获得金钱而出卖执法权力,有的贪污、受贿、敲
期刊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践效果  针对查办职务犯罪案件“自侦、自捕、自诉”缺乏有效外部监督的状况,顺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10月出台《关于实行人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下称《规定(试行)》,在全国检察系统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此举从理论上解决了公众对检察机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质疑。  实践证明,人民监督员制度工作进展顺利。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提高
期刊
2008年5 月,我院申报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研究——以苏北为例》课题,选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现行法律对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为提升,相比之下,法律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日显不足。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的涉法涉诉上访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害人因被犯罪侵害后,不能得到加害人的赔偿,又不能及时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救济,生活陷入困境。法律应当进一
期刊
涉检信访是测量老百姓对检察机关工作状况满意度的重要依据,是对检察机关办案质量的检验,也是对法律实施过程、实施结果的反馈。近年来徐州地区集中处理涉检信访工作成效比较显著,两级检察机关共受理涉检信访130件,妥善处理102件,使一大批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得到解决,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在涉检信访案件中,赴省进京访的越级访仍占相当比例,而且近期又有上升的趋势,这既是涉检信访工作的
期刊
丰县检察院在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中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恪守“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办案原则,努力构建“捕、诉、防”一体化办案模式,积极探索办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新方法,不断完善适应新形式的青少年维权机制,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收到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院已连续六年被省检察院和团省委命名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一、成立未检专案小组,促
期刊
摘 要:鉴于法学界关于非法证据界定的主张迥异,本文一改以往“言词”、“物证”等证据种类的研究路径,从考辨非法证据之“非法性”内涵切入,提出我国非法证据以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新概念,缕析我国检察机关排除主体的资格定位,并从实体和程序的不同视角,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规则的确立与完善进行了些许构思。  关键词:刑事诉讼;检察;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法制国家普遍采纳的一项证据规则
期刊
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严格按照高检院的部署,不断加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力度,突出查办了一批有震动、有影响的渎职侵权案件。在查处的这些案件中,尤以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案件居多。由于这两个罪有其相似的地方,在司法实践中就难免会引起争议。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两个罪,从而有力的打击犯罪,下面笔者结合多年以来的司法实践,浅谈一下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司法界限。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
期刊
今年以来,丰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一轮平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强村镇平安创建工作作为建设“平安丰县”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欠发达地区农村平安创建工作的新路子,确保农村社会治安局势的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抓“三严”,在保平安、促稳定上求实效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特殊的域情要求丰们的农村平安建设必须在
期刊
“坦白从宽”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刑事政策,是刑事立法、司法的指导方针。在新的执法形势下,侦查工作对“坦白从宽”的依赖程度将加重,“坦白从宽”原则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将加大。由于坦白行为具有证据上的双重意义,使得对坦白的司法处理陷入了“主观上从宽”、“客观上从重”的两难境地。为了实现“坦白从宽”政策的指导性,就需要对“坦白从宽”政策进行重新审视,确定其法律位置,并具体体现在刑事司法实践中。    
期刊